拼音jìng zhě
注音ㄐ一ㄥˋ ㄓㄜˇ
繁體靜者
1.順與之弗為喜,非奪之弗為怒,沈靜而寡言,多稽而儉貌,曰質靜者也。
2.一詞,宋末元初胡三省注《資治通鑒》唐僖宗光啟三年條下說:入靜者,靜處一室,屏去左右,澄神靜慮,無私無營。
3.知靜者,心靈超然物外;知動者,工作渾然忘我。知退者,處世自然低調;知進者,做事泰然擔當。動靜進退之間,付出方有所得,而知足者常樂。
4.司令官以閑靜為治事要則,閑靜者,不親小節之謂。蔡鍔?
5.天地間真滋味,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括,惟靜者能看得透;天地間真情景,惟靜者能題得破。作熱鬧人,說孟浪語,豈無一得?皆偶合也。呂坤?
6.在人間,則可為都邑之勝境,靜者之林亭。
7.不根于虛靜者,即是邪術;不歸于易簡者,即是旁門。李中梓?
8.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9.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
10.除此之外,還要將魚分類,出生前受過驚嚇的魚為失魂魚,神色鎮靜者為安寧魚,以安寧魚為佳品。
11.十者壽,即:合理膳食者壽,體動心靜者壽,清心寡欲者壽,勤于動腦者壽,修身養性者壽,與人為善者壽,謹慎認真者壽,忘病忘憂者壽,聽樂觀景者壽,老有所為者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