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ìng nán zhī yì
注音ㄐ一ㄥˋ ㄋㄢˊ ㄓ 一ˋ
1.一切都像他當初預測的一樣,當他準備進行削蕃,一個一個除掉他的叔叔時,朱元璋四子朱棣起兵了,發動了“靖難之役”。
2.其中東角門是皇帝與大臣議事的地方,朱允炆就曾在東角門與黃子澄等議事,并下決心削藩,引發了之后的“靖難之役”。
3.本書以明初靖難之役為背景,以兩樁蹊蹺的滅門血案為開篇、引出二十年前一段血淚交織的曠世情仇,描述了一幅金戈鐵馬、纏綿繾綣的水墨江湖。
4.1399年,朱允炆之叔朱棣以“清君側”,誅齊、黃為名,歷時4年舉兵南伐,發動“靖難之役”。
5.這直接導致了后來在朱棣發起的“靖難之役”期間,建文帝手下既無老謀之士出謀劃策,也無沙場老將可用的局面。
6.所以在靖難之役取得完勝,坐上皇帝寶座不久,有人提議把北平府改為順天府,建北京于順天府,稱行在,朱棣沒猶豫,亦沒異議,當即批準。
7.在靖難之役后,武當山皇家廟觀,成為永樂皇帝大修文治的重要措施。
8.建文三年,正當靖難之役激戰的時候,戴瑞珊赴四川為官。
9.1399年,在朱棣策動的“靖難之役”中,朱高煦為朱棣奪得皇位屢立大功,之后“高煦亦以此自負,持功驕恣,多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