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ōng bīng zì zhòng
注音ㄩㄥ ㄅ一ㄥ ㄗˋ ㄓㄨㄥˋ
1.哈哈,文和尚欲欺我乎?黃巾之禍,實已斷我大漢根基,各地士族、州牧、郡守皆擁兵自重,成尾大不掉之勢。
2.倒是張浚和秦檜私下提醒高宗,若把淮西兵馬歸其節制,則岳飛手握南宋十五萬精兵,倘若一旦有變,他軍無一能制,慎應防其擁兵自重,尾大難掉,高宗頓悟,合兵事罷。
3.目今趙禎小兒剛剛親政,正想辦出幾件震動朝野的大事來,象玨兒這樣擁兵自重,目無朝廷,又與襄陽、西山等地匪盜明來暗往,其用意自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4.軍閥擁兵自重,各自為政,結果當然造成國家動盪不安。
5.陸壓的《討明賊檄》歷數我十八大罪,不過就是些殘害宗室,把持朝政,擁兵自重,殘虐不仁,心懷不臣等等,毫無新意。
6.如今各地起義軍將領紛紛擁兵自重,表面上依舊奉張家三兄弟為首,實際上卻各行其是,已經令張角心生警惕之心。
7.袁術雖然擁兵自重,但在雄才大略的曹操看來,他不過是預搔待癢而已。
8.這支武裝力量后來與名門豪族里外勾結、擁兵自重。
9.軍閥擁兵自重,各自為政,結果當然造成國家動蕩不安。
10.各諸侯擁兵自重,連年征戰,國無寧日,邦無定土。
11.關于唾壺有個成語叫“唾壺擊缺”,這講的是東晉初年著名權臣王敦在武昌(今湖北鄂州)擁兵自重,南京的朝廷擔心他隨時順江而下發動兵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