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uó jīng
注音ㄌㄨㄛˊ ㄐ一ㄥ
繁體鑼經
1.舊時有相當一部分京劇沒有完善的文學腳本,只有總講和鑼經,教習方式是口傳心授,使京劇的文學性相比傳奇大打折扣。
2.那時候京劇大多沒有什么劇本,只有總講和鑼經,總講就是一個戲曲的梗概,鑼經就是場面,基本上所有的戲都是靠師傅口傳心授,師傅怎么教徒弟怎么學。
3.上黨梆子的鑼經和京劇不一樣,很特別。
4.開戲時,師父手敲棗木梆子,用嘴念鑼經,讓他上場。
5.在小戲班子里,他總是一人身兼數職,打板鼓,還要順帶敲鑼經。
6.在鑼經的編排上,由于演員表演注重生活化的要求,強調更多的以音樂為主,打擊樂為輔的編排思路。
7.高明的鼓師熟諳“鑼經”,還能隨機應變加以運用,方為高手。
8.并將流傳至今的乾牌子的鑼經、曲調整理成樂譜,成為后人學習、傳承的重要學術依據。
9.這些表演和動作不僅與人物、劇情相契合,而且融進了京劇表演的節奏和鑼經里,完全“京劇化”了,看不出一點斧鑿的痕跡。
10.但這些表演和動作不僅與人物、劇情相契合,而且溶進了京劇表演的節奏和鑼經里,完全“京劇化”了,看不出一點斧鑿的痕跡。
11.據了解,這批學生在校期間除了文化課之外,專注于系統地學習歌仔戲表演、唱腔、念白、戲曲腿功、身段、把子、毯子功、視唱、樂理、鑼經、曲牌等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