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í liáng
注音ㄑ一ˊ ㄌ一ㄤˊ
繁體齊梁
1.李詩廣納前人所長,承杜甫七律的沉郁頓挫,融齊梁詩的華麗濃艷,學李賀詩的鬼異幻想,形成了他深情、纏綿、綺麗、精巧的風格。
2.迷惘、失落中,他們普遍回歸自我,在艷情或閑適中安頓心靈,尋求安慰,齊梁浮靡詩風再度受到青睞。
3.四杰以“長風一振,眾萌自偃”的氣勢,對“爭構纖微”、“骨氣都盡”的“上官體”痛下針砭,力圖廓清宮廷詩程式及其承沿的齊梁余風。
4.“陰子鏗詩聲調既亮,無齊梁晦澀之習,而琢句抽思務極新雋,尋常景物,亦必搖曳出之,務使窮態極妍,不肯直率。
5.在東晉、劉宋時期發展到高潮,齊梁以后隨著山水詩的發展逐漸趨向消歇。
6.道教的教規、儀范經此二人修訂后逐步定型,再由齊梁陶弘景充實神仙譜系,完善道教義理,敘述承傳歷史,對后世影響更大。
7.此外,還有北魏石窟、楚國長城、南朝齊梁時期無神論者范縝故里等聞名遐邇。
8.自西晉潘岳《悼亡詩三首》開悼亡詩之先河,齊梁詩人沈約,隋詩人薛德音、梁江淹,及至當朝元稹和李商隱都擅長此類創作,及至蔚為大觀,成為獨特的悼念文化。
9.孟子退自齊梁,述堯舜之道而著作焉,此大賢擬圣而作者也。
10.在東晉、劉宋時期發展到高潮,齊梁以后隨著山水詩的發展逐漸趨向消歇。造 句 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