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ēi cí
注音ㄅㄟ ㄘˊ
繁體卑辭
1.袁紹協迫韓馥,遂領冀州牧,卑辭厚幣招攬田豐,田豐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命以為別駕。
2.劉邦考慮到雙方實力懸殊,采納了謀士張良給他出的以屈求伸的主意,在鴻門宴上,婉言卑辭,乖乖地稱臣伏低,解除項羽對他的懷疑和警惕。
3.吾方有事關中,若遽絕之,乃是更生一敵;不如卑辭推獎以驕其志,使為我塞成皋之道,綴東都之兵,我得專意西征。
4.袁紹起義,卑辭厚幣以招致豐,豐以王室多難,志存匡救,乃應紹命,以為別駕。
5.時鮮卑宇文氏、段氏方強,數侵掠廆,廆卑辭厚幣以事之。
6.將軍乘此機會,托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之他人,使他人卑辭贊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盡撤荊州之兵,以向樊城。
7.將軍乘此機會,托疾辭職,以陸口之任讓之他人,使張鋒卑辭贊美關公,以驕其心,彼必盡撤荊州之兵,以向樊城。
8.乃遣使卑辭厚禮求和于馬燧,且請修清水之盟而歸侵地,使者相繼于路。
9.維翰勸帝推誠棄怨以撫籓鎮,卑辭厚禮以奉契丹,訓卒繕兵以修武備,務農桑以實倉廩,通商賈以豐貨財。
10.爾硃兆與爾硃世隆等互相猜阻,世隆卑辭厚禮諭兆,欲使之赴洛,唯其所欲,又請節閔帝納兆女為后;兆乃悅,并與天光、度律更立誓約,復相親睦。
11.身居將閫,功無補于涓埃;口誦詔書,面有慚于軍旅!尚作聰明而過慮,徒懷猶豫而致疑:謂無事而請和者謀,恐卑辭而益幣者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