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 yuán xué pài
注音ㄅㄞˇ ㄩㄢˊ ㄒㄩㄝˊ ㄆㄞˋ
繁體百源學派
北宋邵雍學派。雍以皇極數證古今治亂,后言圖書象數者多宗其說。世以雍居蘇門山百源之上,故稱“百源學派”。參閱清黃宗羲《宋元學案》卷九、卷十。
北宋?邵雍 學派。 雍 以皇極數證古今治亂,后言圖書象數者多宗其說。世以 雍 居 蘇門山 百源 之上,故稱“百源學派”。參閱 清?黃宗羲 《宋元學案》卷九、卷十。
北宋邵雍學派。邵雍以皇極經世書聞名于世,宋以后言象數者,多以邵雍為宗師。門人有王豫、張?、呂希哲、呂希績、呂希純等。因邵雍居河南省輝縣蘇門山百源,故稱為「百源學派」。
百源學派是指北宋以邵雍為代表的學派。因雍人稱百源先生,政名,主要人物另有邵雍弟邵睦及王預、牛師德、牛思純等。結合道教的先天象數學與孟子“萬物皆備于彗”的怠想,作“先天圖”,用八卦來推測自然和人事的變化。以“太極”、“道”作為宇宙本原,來化生天地萬物。指出:“天由道而生,地由道面成,人物由道而行。" (邵雍 《 觀物內篇 》)但又認為“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大地自我出,其余何足言”(邵雍 《 擊壤集加,從心中推衍出天地萬物。雍子邵伯溫亦承此說,提出“故圣人以夭地為一體,萬物為一身”(《 語錄 》)。此學派開啟了理學中陸九淵“心學”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