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ēng sòng
注音ㄓㄥ ㄙㄨㄥˋ
繁體爭訟
1.中國有史以來空前絕后的一位女皇,但是我國古代的史學家在編撰史書時由于對“正統”觀念的看法不同,對于武則天是否應納入“本紀”這一問題爭訟不已。
2.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3.也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偏護窮人。
4.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洩漏人的密事。
5.你與鄰舍爭訟,要與他一人辯論,不可泄漏人的密事。
6.毫無疑問,張灝先生的觀點偏向“文化決定論”,在中國現代化的道路上,文化決定論還是體制決定論,一直是個爭訟不休的話題。
7.“赤口”本來指善于進讒言詆毀別人的小人之口,比如陸游有詩“赤口能燒萬里城”,后來就把主口舌爭訟的惡神稱作“赤口”或“赤口白舌”。
8.不準族人*博、游情、傲慢、逆倫、奢侈、豪氣、邪辟、爭訟。
9.到了崇禎十六年,徽商舊事重提,“西人復大喧嘩,爭訟不已”,終于又不了了之。
10.嘉信已經建立起作為中產階級經紀商的基礎,不會讓爭訟發酵損害其聲譽.
11.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勢力而凌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隳自甘,家道難成。
12.爭訟者常往說理,他聽雙方陳詞后,以公評斷,片言折獄,雙方皆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