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ēng dōng
注音ㄉㄥ ㄉㄨㄥ
繁體登東
上廁所;解手。廁所俗稱東圊。簡稱為東。
上廁所;解手。廁所俗稱東圊。簡稱為東。
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荊公 見屋傍有個坑廁,討一張毛紙,走去登東。”
《水滸傳》第一〇九回:“那時 王慶 手下親幸跟隨的,都是假登東,詐撒溺,又散去了六七十人。”
《古今小說·陳御史巧勘金釵鈿》:“原來那漢子是他方客人,因登東,解脫了裹肚,失了銀子,找尋不見。”
上廁所。也作「登坑」、「登廁」。
引《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荊公見屋傍有個坑廁,討一張毛紙,走去登東。」
《喻世明言·卷九·裴晉公義還原配》:「也是唐璧命不該紀,正在船頭上登東,看見聲勢不好,急忙跳水,上岸逃命。」
登東,漢語詞匯,釋義為解大手。
1.九月九日登東山,身影孤單心自寬。親朋好友多珍重,好友此地把你念。往事如煙笑顏在,今**鄉可安好。健康快樂合家歡,工作順利萬萬年。
2.《孟子·盡心》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
3.“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迎著颼涼的山風,站在平坦的瞻魯臺上,遠山與云海盡收眼底。
4.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