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iān dòu
注音ㄅ一ㄢ ㄉㄡˋ
繁體籩豆
1.凡祭祀,共五齊、三酒、牲牢、郁鬯及尊彝、籩豆、簠簋、鼎俎、铏登之實,前期飭有司辦具牲鑊,視滌濯,奉牲則告充告各,共其明水火焉。
2.那廟中陳設的器數,如籩豆、玉帛之類,周旋的儀節,如灌獻酬酢之類,每事都詳細訪問,卻似不曾知道的一般,蓋惟其敬之至,故其間之詳如此。
3.饋贈使團成員的腥、飪、餼、米禾、芻薪等的數量,以及陳設時正鼎、陪鼎、籩豆、?簋的位置、朝向等,都有嚴格的規定,不得隨意擺放。
4.殿內設列圣列后龍鳳神寶座、籩豆案、香帛案、祝案、尊案等。
5.祭日皆以立冬,祭官皆定州守土者,祭祀為中禮,其牲皆用太牢,祭祀器物為籩豆各四。
6.霸主有旰食之憂,黎民懷荼毒之痛,戎首交并于中原,何遽籩豆之事哉!然“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7.祭灶時要設立神主,設祭品,陳列鼎俎,設置籩豆,迎尸等等,有明顯的原始拜物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