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竇尚書的成語故事
拼音yóu dòu shàng shū
基本解釋竇:墻洞。尚書從墻洞里鉆進去。指沒有真才實學靠鉆營升官的人。
出處《宋史·許及之傳》:“居亡何,同知樞密院事。當時有由竇尚書屈膝執政之語,傳以為笑。”
暫未找到成語由竇尚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由竇尚書)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介書生 | 唐·王勃《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
一息尚存 |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遠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謂遠矣。” |
丈二和尚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二章:“敵人又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
三余讀書 | 《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從學者云:‘苦渴無日。’遇言:‘當以三余。’或問三余之意,遇言:‘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也。’” |
不刊之書 | 漢 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 |
不可勝書 | 唐·權德輿《齊成公神道碑銘序》:“成天下重名碩望者,不可勝書。” |
不因不由 | 《金瓶梅詞話》第四九回:“西門慶不因不由,信步走入里面觀看。” |
不由分說 | 元 武漢臣《生金閣》第三折:“怎么不由分說,便將我飛拳走踢只是打?” |
不由自主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81回:“我也不很記得了。但覺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殺人才好。” |
不禁不由 | 《兒婦英雄傳》第十六回:“果然引動了那老頭兒的滿肚皮牢騷,不必等人盤問。他早不禁不由口似懸河的講將起來。” |
不自由,毋寧死 | 清 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哥哥豈不聞歐美人嘴唇皮掛著的話說道:‘不自由,毋寧死’。” |
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九回:“子平聽說,肅然起敬道:‘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真是聞所未聞!’” |
世代書香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7回:“林家雖貧到沒飯吃,也是世代書香人家,斷不肯將他家的人丟給親戚,落的恥笑。” |
兩腳書櫥 | 《南史·陸澄傳》:“澄當世稱為碩學,讀《易》三年不解文義,欲撰《宋書》竟不成。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 |
中書君 | 宋·蘇軾《自笑》:“多謝中書君,伴我此幽棲。” |
臨池學書 | 《晉書 衛恒傳》:“弘農張伯英者,因而轉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書而后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 |
丹書白馬 | 《漢書·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書之信,重以白馬之盟。”顏師古注:“白馬之盟,謂刑白馬歃其血以為盟也。” |
丹書鐵券 | 《后漢書 祭遵傳》:“丹書鐵券,傳于無窮。 |
丹書鐵契 | 《漢書·高帝紀下》:“又與功臣剖符作誓,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藏之宗廟。” |
為時尚早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回:“原來為時尚早,吳家未曾開得大門。” |
鄉書難寄 | |
書不盡意 | 《北齊書·文苑傳·祖鴻勛》:“與陽休之書曰:‘……已矣哉,書不盡意。’” |
書不盡言 | 《周易 系辭上》:“子曰:‘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
書不釋手 | 《北史·牛弘傳》:“[牛弘]性寬厚,篤志于學,雖職務繁雜,書不釋手。” |
書劍飄零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一折:“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
書同文,車同軌 |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
書呆子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40回:“老夫素日常聽人說,讀書人每每讀到后來入了魔境,要變成‘書呆子’。” |
書囊無底 | 宋·黃庭堅《送王郎》詩:“連床夜語雞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