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井先竭的成語故事
拼音gān jǐng xiān jié
基本解釋甜水井的水先枯竭。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早衰。
出處《莊子 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暫未找到成語甘井先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甘井先竭)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說到貨物,我就沒有膽氣了。” |
用心竭力 |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則要你用心竭力也。” |
苦盡甘來 | 元 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今日個苦盡甘來。”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 |
筋疲力竭 | 唐 元稹《有酒》詩:“精衛銜蘆塞海溢,枯魚噴沫救池燔。筋疲力竭波更大,鰭焦甲裂身已干。” |
有約在先 | 元·無名氏《舉案齊眉》第一折:“老夫人,這事本已有約在先,況兼孩兒又執意定要嫁她,也是他的緣分了。” |
先聲奪人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一年》:“軍志有之:先人有奪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爭先恐后 | 明 屠勛《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門橋記》:“匪公帑而樂施者爭先恐后。” |
恐后爭先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68回:“他卻橫沖直撞,恐后爭先。” |
盡誠竭節 | 《魏書》:“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雖云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為腹心,出當爪牙。” |
背鄉離井 | 見“背井離鄉”。 |
甘拜下風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如此議論,才見讀書人自有卓見,真是家學淵源,妹子甘拜下風。” |
井中視星 | 《尸子·廣釋》:“因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星。” |
甘之如飴 | 宋 真德秀《送周天驥序》:“非正義之富貴,遠之如垢污;不幸而賤貧,甘之如飴蜜。” |
美食甘寢 | 唐·陳翰《異聞集·廬江馮媼》:“媼不之異,又久困寒餓,得美食甘寢,不復言。” |
井水不犯河水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69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沖了他?” |
竭誠相待 | 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 |
咽苦吐甘 | 《舊唐書 禮儀志七》:“子之于母,慈愛特深;非母不育;推燥居濕,咽苦吐甘,生養勞瘁,恩斯極矣。” |
禮先一飯 | 清·錢謙益《答王于一秀才論人》:“以仆禮先一飯,為識路之老馬。” |
井井有條 | 荀況《荀子 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遙遙領先 | 羅來勇《世界在他們眼前展開》:“我們的聲譽就是實力——遙遙領先的技術和工藝。” |
落井下石 | 唐 韓愈《柳子厚墓志銘》:“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發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竭盡全力 | 《宋書 宗越傳》:“誅戮群公及何邁等,莫不盡心竭力,故帝憑其爪牙,無所忌憚。” |
先天不足 | 清 李汝珍《鏡花緣》:“小弟聞得仙人與虛合體,日中無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無影。” |
開路先鋒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十卷:“你只把(彈弓)背在身上,一路雖然抵不得萬馬千軍,大約也算得一個開路的先鋒,保鏢的壯士。” |
食甘寢安 | 《北史·恩幸傳·趙默》:“及訴將獲罪,默因構成以誅之,然后食甘寢安,志于職事。”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 |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著頭上的大包,頗有點‘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的神氣。” |
毛遂墮井 | 《西京雜記》卷六:“趙有兩毛遂……野人毛遂墜井而死,客以告平原君,平原君曰:‘嗟乎!天喪予矣。’既而知野人毛遂,非平原君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