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齊齊的成語故事
拼音zhěng zhěng qí qí
基本解釋保持整潔和有條不紊。
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齊齊,則等做女婿。”
暫未找到成語整整齊齊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整整齊齊)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齊二整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3回:“作速走,不必一齊二整。” |
一齊眾楚 | 明·王守仁《與辰中諸生書》:“絕學之馀,求道者少,一齊眾楚,最易搖奪。” |
一齊天下 | 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今陛下臨制海內,一齊天下,口雖未言,聲疾雷電,令雖未發,行化如神。” |
萬花齊放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0回:“妾見木蘭庭上,萬花齊放,故差奴婢們迎請陛下一賞。” |
萬馬齊喑 | 宋 蘇軾《三馬圖贊》序:“時西域貢馬……振鬣長鳴,萬馬皆瘖。” |
與日月齊光 | 戰國·楚·屈原《楚辭·涉江》:“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
舉案齊眉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 |
事齊事楚 | 《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
人心齊,泰山移 | 王朔《一點正經沒有》:“人心齊泰山移螞蚱還有四兩肉一個蘿卜一個坑咱們怎么就不能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呢?” |
修身齊家 | 元·無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親,有甚么修身齊家的事,訓教你兒者。” |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西漢·戴圣《禮記·大學》:“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
修齊治平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
蘭桂齊芳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20回:“現今榮寧兩府,善者修緣,惡者悔禍,將來蘭桂齊芳,家道復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
化整為零 | 郭沫若《洪波曲》第四章:“上海成為孤島之后,他們化整為零,裝著難民的孩子逃了出來。” |
化零為整 | 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第四章:“集中使用兵力,即所謂‘化零為整’的辦法,多半是在敵人進攻之時為了消滅敵人而采取的。” |
協力齊心 | 清·林則徐《密陳以重賞鼓勵定海民眾誅滅敵軍片》:“吾民協力齊心,殲除非種,斷不至于誤殺。” |
參差不齊 | 東漢 班固《漢書 揚雄傳下》:“仲尼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壹概諸圣。” |
雙管齊下 | 宋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 故事拾遺》:“唐張璪員外畫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畫松特出意象,能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干,勢凌風雨,氣傲煙霞。” |
地丑德齊 | 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齊,莫能相尚。” |
天年不齊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張教頭道:‘賢婿,甚么言語!你是天年不齊,遭了橫事,又不是你作將出來的。’” |
好整以暇 |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六年》:“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問晉國之勇。臣對曰:‘好以眾整。’曰:‘又何如?’臣對曰:‘好以暇。’” |
完整無缺 | 秦牧《土地》:“這里,我想到了我們中國整個版圖,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里,一定要使它真正的完整無缺。” |
導德齊禮 | 先秦 孔子《論語 為政》:“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
山復整妝 | |
岑樓齊末 | 《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齊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樓。”《幼學瓊林 卷三 人事類》:“岑樓齊末,不識高卑。” |
平平整整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7章:“從入城開始到十字街的一段路面,都修補得平平整整。” |
并轡齊驅 | 郭沫若《稷下黃老學派的批判》:“墨家差不多完全揚棄了神鬼的尊崇,而和名家并轡齊驅地突入于辨論的明察與客觀世界的解剖。” |
并駕齊驅 | 南朝 梁 劉勰《文心雕龍 附會》:“是以駟牡異力,而六轡如琴;并駕齊驅,而一轂統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