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執巾櫛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ì zhí jīn zhì
基本解釋巾櫛:手巾和梳子。拿著毛巾、梳子侍侯。形容妻妾服侍夫君。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寡君之使婢子侍執巾櫛,以固子也。”
暫未找到成語侍執巾櫛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侍執巾櫛)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角巾東路 | 《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里,為容棺之墟。’” |
不櫛進士 | 唐 朱揆《諧噱錄 不櫛進士》:“關圖有妹能文,每語人曰:‘有一進士,所恨不櫛耳。’” |
鱗次櫛比 | 明 陳貞慧《秋園雜佩 蘭》:“自長橋以至大街,鱗次櫛比,春光皆馥也。” |
固執己見 | 《宋史 陳宓傳》:“固執己見,動失人心。” |
句比字櫛 | 清·錢謙益《宋子建<遙和集>序》:“宋子建盡取六代三唐之詩,句比字櫛,繼聲屬和,名之曰《遙和集》。” |
句櫛字比 | 清·仇兆鰲《<北詩詳注>序》:“求其歸宿所在,又從而句櫛字比之,庶幾得作者苦心于千百年之上。” |
執牛耳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牛耳?” |
明火執仗 | 元 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我在這瓦窯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執仗 ,無非赤手求財。” |
櫛霜沐露 | 清·李漁《憐香伴·僦居》:“櫛霜沐露多勞頓,喜借得一帆風順。” |
絲紛櫛比 | 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橋東錄》:“纂組異聞,網羅軼事,猥瑣贅余,絲紛櫛比,一經奇見而色飛,偶爾艷聆而絕倒。” |
執鞭墜鐙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 :“若得與兄長執鞭墜鐙,愿為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為萬幸。” |
提牌執戟 | 元·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他是個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哉。” |
執鞭隨蹬 | 《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
綸巾羽扇 | 唐 呂巖《雨中花》詞:“岳陽樓上,綸巾羽扇,誰識天人。” |
執法犯法 | |
攫戾執猛 | 漢·張衡《南都賦》:“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猛,破堅摧剛。” |
執迷不反 | 唐·姚思廉《梁書·元帝紀》:“若執迷不反,拒逆王師,大軍一臨,刑茲罔赦。” |
巾幗英雄 | 《晉書》:“亮遺懿巾幗婦人之飾以辱之。” |
櫛風沐雨 | 先秦 莊周《莊子 天下》:“沐甚雨,櫛急風。” |
櫛垢爬癢 | 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志銘》:“君隨往改試大理評事攝監察御史觀察判官,櫛垢爬癢,民獲蘇醒。” |
擐甲執兵 | 《左傳·成公二年》:“擐甲執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
執鞭隨鐙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8回:“愿將軍不棄,收為步卒,早晚執鞭隨鐙,死亦甘心。” |
固執不通 | 李脃人《暴風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個固執不通的吳翹胡子。” |
擇善固執 | 上官鼎《陽光三疊》第29章:“擇善固執,未始不是一件好事!” |
各執己見 | 《人民文學》1976年第3期:“兩人爭辯到這兒,就有點各執己見,擱不下來。” |
堅執不從 | 元 無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小官勸他且待兵戈稍定,再做商量,爭奈元帥堅執不從。” |
負堅執銳 | 宋·文瑩《玉壺清話》第七卷:“君等久負堅執銳,衛駕遠征。” |
明火執杖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40回:“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