貽誤軍機的成語故事
拼音yí wù jūn jī
基本解釋貽:貽害。耽誤了作戰(zhàn)大事。
出處《清史稿 高家本紀(jì)三》:“二十一年春正月庚本,以額附科爾沁親王色布騰巴勒珠爾貽誤軍機,褫爵禁錮。”
暫未找到成語貽誤軍機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貽誤軍機)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投機倒把 | 浩然《艷陽天》第47章:“投機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條文的事情,彎彎繞那家伙能干這樣傻事?” |
日理萬機 | 明 余繼登《典故紀(jì)聞》第二卷:“朕日理萬機,不敢斯須自逸,誠思天下大業(yè)以艱難得之,必當(dāng)以艱難守之。” |
隨機應(yīng)變 | 《舊唐書 郭孝恪傳》:“建德遠(yuǎn)來助虐,糧運阻絕,此是天喪之時。請固武牢,屯軍氾水,隨機應(yīng)變,則易為克殄。”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白費心機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費心機,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
費盡心機 | 宋 戴復(fù)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
當(dāng)機立斷 | 漢 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yīng)機立斷。” |
大樹將軍 | 《后漢書·馮異傳》:“諸將軍并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 |
禍國誤民 | 鄧小平《黨在組織戰(zhàn)線和思想戰(zhàn)線上的迫切任務(wù)》:“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禍國誤民。” |
聰明反被聰明誤 | 宋 蘇軾《東坡續(xù)集 洗兒》:“人皆養(yǎng)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
面授機宜 | 宋 蘇軾《與孫子思七首》:“書四紙,并藥方馳上方,須面授其秘也。” |
有機可乘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80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時伐之,更待何時?” |
異軍突起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jì)》:“少年欲立嬰便為王,異軍蒼頭特起。” |
可乘之機 | 《晉書 呂篡傳》:“宜繕甲養(yǎng)銳,勸課農(nóng)殖,待可乘之機,然后一舉蕩滅。” |
一場誤會 | 王朔《人莫予毒》:“單立人和曲強開始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場誤會,但也得問下去。” |
暗藏殺機 | |
應(yīng)機立斷 | 漢·陳琳《答東阿王箋》:“秉青萍干將之器,拂鐘無聲,應(yīng)機立斷。” |
坐失良機 | 清 昭槤《嘯亭雜錄 木果木之?dāng) 罚骸叭舨粚彅硠荩Я紮C,使兵心至于潰敗。” |
機不可失 | 五代 安重榮《上石敬瑭表》:“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
不失時機 | 周恩來《關(guān)于黨的“六大”的研究》:“這時離國共分裂還有兩個月,如果……努力去做,還不失時機。” |
枉費心機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第40回:“枉費心機空費力,雪消春水一場空。” |
誤入歧途 | 清·無垢道人《八仙全傳》第12回:“弟子方可日漸精進,不致誤入歧途。” |
鷗鳥忘機 | 唐 陸龜蒙《酬襲美夏首病愈見招》詩:“除卻伴淡秋水外,野鷗何處更忘機。” |
靈機一動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四卷:“俄延了半響,忽然靈機一動,心中悟?qū)⑦^來。” |
當(dāng)機貴斷 | 《宋史·宋綬傳》:“臨事尚乎守,當(dāng)機貴乎斷,兆謀先乎密。” |
戶曹參軍 | |
常勝將軍 | 《后漢書·藏宮傳》:“常勝之家,難于慮敵。” |
軍不厭詐 | 春秋·楚·孫武《孫子兵法·計篇》:“兵者,詐道也。”李筌注:“軍不厭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