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敷艾榮的成語故事
拼音xiāo fū ài róng
基本解釋蕭:艾蒿;榮:開花。比喻委曲求全而飛黃騰達。
出處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毛伯成既負其才氣,常稱寧為蘭摧玉折,不作蕭敷艾榮。”
暫未找到成語蕭敷艾榮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蕭敷艾榮)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自怨自艾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太甲悔過,自怨自艾,于桐處仁遷義。” |
敷衍了事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4回:“不但上憲跟前兄弟無以交代,就連著老哥們也不好看,好像我們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
繁榮富強 | 峻青《壯志錄》:“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富強。” |
夫榮妻貴 | 《儀禮 喪服》:“夫尊于朝,妻貴于室矣。” |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宋 洪邁《容齋續筆 蕭何紿韓信》:“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之語。” |
夫貴妻榮 | 唐·唐正辭《太子賓客趙夫人夏侯氏墓志》:“魚軒象服,夫貴妻榮。” |
恩榮并濟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則知榮,恩榮并濟,上下有節,為治之道,于斯著矣。” |
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 《孟子·離婁上》:“今之欲王者,猶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
風影敷衍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朗丁》:“飛霜冤,不比黑盆冤,一件件風影敷衍。 |
蕭郎陌路 | 唐·崔郊《贈婢詩》:“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
欣欣向榮 | 晉 陶潛《歸去來辭》:“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
媚外求榮 | 清·吳趼人《痛史》第19回:“這是媚外求榮的結局,表過不提。” |
入不敷出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107回:“但是家計蕭條,入不敷出。” |
方興未艾 | 宋 周煇《清波雜志》第一卷:“鴻恩錫類,方興未艾,在位者其思有以革之。” |
榮辱與共 | 余秋雨《霜冷長河·關于友情》:“很多被告和原告都是朋友,而且一度還稱得上是生死莫逆、榮辱與共的朋友。” |
榮華富貴 | 宋 沈作喆《寓簡》:“一涉世俗,雖榮華富貴中,無一切如意事。” |
榮宗耀祖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做官怕不是榮宗耀祖的事,我看見這些做官的都不見有甚好收場。” |
安富尊榮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君子居是國也,其君用之,則安富尊榮;其子弟從之,則孝悌忠信。” |
繁榮昌盛 | 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為什么不能在勝利以后建設一個繁榮昌盛的國家呢?” |
敷衍塞責 | 清 張集磬《道咸宦海見聞錄》:“而嚴令愿為恪遵,委勘幾及年余,始克竣事,半屬敷衍塞責。” |
耀祖榮宗 | 元 石君寶《曲江池》第四折:“今幸得一舉登科,榮宗耀祖。” |
遁世遺榮 | 晉·慧遠《答何鎮南書》:“是故遁世遺榮,反俗而動。” |
榮古陋今 | 清·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不知詩有真本領,未可以榮古陋今之見。” |
衣錦榮歸 | 元 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三折:“如今衣錦榮歸,見母親走一遭去。” |
榮辱得失 | 明·洪應明《菜根譚》:“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 |
富貴顯榮 | 《隸釋·漢先生郭輔碑》:“有四男三女,咸高賢姣麗,富貴顯榮,可謂子孫繁者已。” |
蕭墻禍起 | 《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
滿目蕭然 | 宋·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