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脯充饑的成語故事
拼音lòu fǔ chōng jī
基本解釋漏脯:掛在檐下風(fēng)干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餓了吃腐爛發(fā)臭的干肉。比喻只顧眼前,不管后果。
出處晉·葛洪《抱撲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饑,酣鴆酒以止渴也?!?/p>
暫未找到成語漏脯充饑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漏脯充饑)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食不充口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無那晚夕的?!?/td> |
氣充志驕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xùn)》:“遂合諸侯于嘉陵,氣充志驕,淫侈無度?!?/td> |
打腫臉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十章:“打腫臉充胖子,你還知道羞恥不?” |
漏洞百出 | 姚雪垠《<歧路燈>序》:“我們從《歧路燈》中感到親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種世俗人物,同時也看出來封建禮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td> |
饑腸轆轆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
汗牛充棟 | 唐 柳宗元《文通先生陸給事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 |
己溺己饑 | 語出《孟子·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td> |
饑不擇食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丹霞天然禪師》:“又一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td> |
充耳不聞 | 清 李漁《奈何天 鬧封》:“邊陲告急,司轉(zhuǎn)運者,充耳不聞?!?/td> |
充棟汗牛 | 語出唐·柳宗元《陸文通先生墓表》:“其為書,處則充棟宇,出則汗牛馬?!?/td> |
饑寒交迫 | 宋 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td> |
己饑己溺 | 先秦 孟軻《孟子 離婁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td> |
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遭打頭風(fēng)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5回:“禍從天降,災(zāi)向地上。恰似破屋更遭連夜雨,漏船又遭打頭風(fēng)?!?/td> |
漏網(wǎng)之魚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酷吏列傳》:“網(wǎng)漏于吞舟之魚。” |
如饑似渴 | 晉 陳壽《三國志 陳思王值傳》:“遲奉圣顏,如饑似渴?!?/td> |
啼饑號寒 | 唐 韓愈《進學(xué)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
饑鷹餓虎 | 《魏書·宗室暉傳》:“侍中盧昶,亦蒙恩眄,故時人號曰:‘餓虎將軍,饑鷹侍中?!?/td> |
囊漏儲中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諺者,直語也……鄒魯公云‘囊漏儲中’,皆其類也?!?/td> |
銅壺滴漏 | 唐 溫庭筠《雞鳴埭歌》:“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 |
養(yǎng)小防老,積谷防饑 | 元·關(guān)漢卿《裴度還帶》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勞?!B(yǎng)小防老,積谷防饑?!?/td> |
饑駈叩門 | |
吞舟是漏 | 《南史·陳慶之傳》:“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td> |
懸牛頭,賣馬脯 | 《晏子春秋·內(nèi)雜篇》:“君使服之于內(nèi),而禁之于外,猶縣牛首于門,而賣馬脯于內(nèi)也。” |
饑寒交切 | 宋·王讜《唐語林》第一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
點水不漏 | 《隋唐演義》第四九回:“羅成見線娘這枝方天戟,使得神出鬼沒,點水不漏?!?/td> |
號寒啼饑 | 唐 韓愈《進學(xué)解》:“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饑。 |
積谷防饑 | 《敦煌變文集 父母恩重經(jīng)講經(jīng)文》:“人家積谷本防饑,養(yǎng)子還徒被老時。” |
飽人不知餓人饑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45回:“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人不知餓人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