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卷八荒的成語故事
拼音xí juǎn bā huāng
基本解釋席卷:像卷席子一樣把東西卷起;八荒:八方荒遠的地方。形容力量強大,控制整個天下。
出處漢 賈誼《過秦論》:“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暫未找到成語席卷八荒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席卷八荒)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八斗之才 | 唐 李商隱《可嘆》詩:“宓妃愁坐芝田館,用盡陳王八斗才。” |
七搭八扯 | |
荒淫無恥 | 徐遲《狂歡之夜》:“在這座最莊嚴的城中,卻有著一群荒淫無恥的,丑態百出的,傷天害理的,窮兇極惡的衣冠禽獸。” |
二八佳人 | 宋·蘇軾《李鈴轄座上分題戴花》詩:“二八佳人細馬馱,十千美酒渭城歌。” |
八荒之外 | 戰國 鄭 列御寇《列子 仲尼》:“雖遠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干我者,我必知之。” |
兵荒馬亂 | 明 李唐賓《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
橫七豎八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34回:“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殺死的男子婦女,不計其數。” |
五花八門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戲子一個個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極新鮮的靠子,跑上場來,串了一個五花八門。” |
十八層地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五:“我賴了你的,我墮十八層地獄。”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層地獄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
風卷殘云 | 唐 戎昱《霽雪》:“風卷殘云暮雪晴,江煙洗盡柳條輕。” |
落荒而逃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玄德望見‘地公將軍’旗號,飛馬趕來,張寶落荒而走。” |
黃卷幼婦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語》:“黃絹,色絲也,于字為絕。幼婦,少女也,于字為妙。外孫,女子也,于字為好。” |
胡說八道 | 宋 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手指東畫西,口中亂說亂道。” |
八九不離十 | 老舍《柳屯的》:“我不敢說是明白他,不過講猜測的話,我或者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
四鄰八舍 | 明·伏雌教主《醋葫蘆》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動了諸親百眷、四鄰八舍,送人情,斗分子,雖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茍。” |
荒無人煙 | 穆欣《南線巡回 解放西昌之戰》:“部隊指戰員忍饑受寒,翻越高達四千二百米荒無人煙的大山。” |
一席之地 | 《舊唐書 后妃傳上》:“婦人智識不遠,有忤盛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
荒誕不經 | 明 張岱《家傳》:“與人言多荒誕不經,人多笑之。” |
女大十八變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幽州譚空和尚》:“龍女有十八變,汝與老僧試一變看。” |
十之八九 | 《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今天下之勢,歸韋溫的十之八九。” |
讀書破萬卷 | 唐 杜甫《奉贈韋左丞文二十韻》:“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十八般武藝 |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一折:“憑著俺十八般武藝,定下了六十四處征塵。”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史進每日求王教頭點撥十八般武藝,一一從頭指教。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弩銃,鞭锏劍鏈撾,斧鉞并戈戟,牌棒與槍叉。” |
四通八達 | 《子華子 晏子問黨》:“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
十有八九 | 唐 杜甫《負薪行》:“土風坐男使女立,男當門戶女出入。十有八九負薪歸,賣薪得錢應供給。” |
十八般兵器 | 清 郭小亭《濟公全傳》第六十回:“馬靜一瞧,大殿前擺著家伙,十八般兵器,一應俱全。”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若論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
青燈黃卷 | 元·葉颙《書舍寒燈》詩:“青燈黃卷伴更長,花落銀釭午夜香。” 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你既愛青燈黃卷,卻不要隨機而變。” |
八面玲瓏 | 唐 黃滔《黃御史集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七面八面玲瓏。” |
七零八落 | 宋 釋惟白《續傳燈錄 有文禪師》第42卷:“無味之談,七零八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