挈榼提壺的成語故事
拼音qiè kē tí hú
基本解釋挈:提;榼:酒器。拿著酒杯,提著酒壺。形容嗜好飲酒。
出處晉·劉伶《酒德頌》:“止則操卮執觚,動而挈榼提壺,唯酒是務,焉知其余?!?/p>
暫未找到成語挈榼提壺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挈榼提壺)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冰壺秋月 | 宋 蘇軾《贈潘谷》詩:“布衫漆黑手如龜,未害冰壺貯秋月?!?/td> |
相提并論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魏其武安侯列傳》:“相提而論,是自明揚主上之過?!?/td> |
提心吊膽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17回:“眾僧聞得此言,一個個提心吊膽,告天許愿?!?/td> |
耳提面命 | 《詩經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td> |
振領提綱 | 《隋書·文學傳·潘徽》:“總括油素,躬披緗縹,芟蕪刈楚,振領提綱,去其繁雜,撮其指要,勒成一家,名曰《江都集禮》?!?/td> |
提牌執戟 | 元·無名氏《衣錦還鄉》第一折:“他是個架海擎天的玉柱,看承做提牌執戟小人哉?!?/td> |
枉矢哨壺 | 《禮記·投壺》:“主人請曰:‘某有枉矢哨壺,請以樂賓。’” |
銅壺滴漏 | 唐 溫庭筠《雞鳴埭歌》:“銅壺漏斷夢初覺,寶馬塵高人未知?!?/td> |
左提右挈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張耳陳余列傳》:“夫以一趙尚易燕,況以兩賢王左提右挈,而責殺王之罪?!?/td> |
簞食壺漿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豈有他哉!” |
扣壺長吟 | 清 唐孫華《題薪禪弟<擊壺圖>》詩:“扣壺長吟心未厭,惜哉狂豎徒驕盈?!?/td> |
鉤元提要 | 唐·韓愈《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玄。” |
舊話重提 | 柯巖《尋找回來的世界》:“遲威他們不再決定調吳家駒時就拋這個材料,現在都舊話重提,原因何在呢?” |
中流一壺 | 《鹖冠子 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td> |
吊膽提心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一個個擦拳磨掌,吊膽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話。” |
絕口不提 |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48回:“見了撫臺,絕口不提一字,免得撫臺心上生疑?!?/td> |
掎挈伺詐 | 《荀子·富國》:“有掎挈伺詐,權謀傾覆,以相顛倒,以靡敝之?!?/td> |
面命耳提 | 宋 劉克莊《擬撰科詔回奏》:“詞意有未穩處,仰荷明主親酒奎畫,不啻面命耳提?!?/td> |
貫甲提兵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3回:“兄長既來趕席,如何又勞師動眾?不入水府,扎營在此,又貫甲提兵,何也?” |
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 《遏冠子·學問》:“中河失船,一壺千金,貴賤無常,時使物然?!?/td> |
提綱舉領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遇安禪師》:“提綱舉領,盡立主賓,如何是主?” |
投壺電笑 | 《神異經·東荒經》:“東荒山中有大石室,東王公居焉……恒與一玉女投壺,每投千二百矯,設有入不出者,……矯出而脫悮不接者,天為之笑?!睆埲A注:“言笑者,天口流火照灼,今天不下雨而有電光是天笑也。” |
挈婦將雛 | 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慣于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
只字不提 | 冰心《關于男人》:“至于兒女們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td> |
提名道姓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一回:“這里老太太才說這一個,他又來提名道姓的了?!?/td> |
舊事重提 | 沈從文《虎雛再遇記》:“舊事重提,顯然在他這種人并不甚么習慣,因此不多久,他就把話改到目前一切來了?!?/td> |
左挈右提 | 明·朱鼎《玉鏡臺記·石勒報敗》:“將勇兵強,華夷懾服;左挈右提,東征西伐。” |
晨提夕命 | 明·陳子龍《應本序》:“子龍得備吏于越,得侍先生左右,晨提夕命者且三載,又豈易遇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