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礱砥礪的成語故事
拼音mó lóng dǐ lì
基本解釋亦作“磨礱底厲”。亦作“磨礲砥礪”。①四種質(zhì)地和顏色不同的磨石。②磨礪鍛煉。
出處漢·枚乘《上書諫吳王》:“據(jù)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礱砥礪,未見其損。”
暫未找到成語磨礱砥礪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磨礱砥礪)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
不可磨滅 | 明 胡應(yīng)麟《詩藪 近體下》:“彼自有不可磨滅者,毋事更屑屑也。” |
轉(zhuǎn)彎磨角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二回:“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讀做‘霜霜快快’,把‘轉(zhuǎn)彎磨角’讀做‘轉(zhuǎn)彎磨祿’,滿口都是古音,他還說人講究古音。” |
間不容礪 | 《隋書·李德林傳》:“佐斗嫁禍,紛若猬毛,曝骨履腸,間不容礪。” |
有錢使得鬼推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錢使得鬼推磨。’我們不少的是銀子,匡得將來買上買下。” |
鐵杵磨成針 | 宋 祝穆《方輿勝覽 眉州 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yè)。” |
指山說磨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十回:“如何遠(yuǎn)打周折,指山說磨,拿人家來比。” |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元·虞韶《日記故事》:“道逢一老嫗,磨鐵杵。白問:‘將欲何用?’曰:‘欲作針。’白感其言,遂還卒業(yè)。” |
磨拳擦掌 | 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huì)》第三折:“但題起廝殺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槍,各分戰(zhàn)場(chǎng)。”元·康進(jìn)之《李逵負(fù)荊》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頭氣。” |
有錢能使鬼推磨 | 明 馮夢(mèng)龍《喻世明言》:“正是‘官無三日緊’,又道是有錢能使鬼推磨。” |
耳鬢廝磨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72回:“咱們從小耳鬢廝磨,你不曾拿我當(dāng)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
臨陣磨槍 | 清 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70回:“‘臨陣磨槍’也不中用!有這會(huì)子著急,天天寫寫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
卸磨殺驢 | 劉紹棠《狼煙》:“只怕歸隊(duì)以后,打下萍水縣城,他就得卸磨殺驢。” |
中流砥柱 | 春秋 齊 晏嬰《晏子春秋 諫下》:“吾嘗從君濟(jì)于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 程樹榛《大學(xué)時(shí)代》第二十五章:“‘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你是個(gè)能下功夫的人,有肯動(dòng)腦筋,自然都能干出個(gè)眉目來。” |
礪山帶河 |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礪,國以永寧,愛及苗裔。’” |
砥厲廉隅 | 《禮記·儒行》:“近文章,砥厲廉隅。”孔穎達(dá)疏:“文儒者習(xí)近文章,以自磨厲,使成己廉隅也。” |
磨礱浸灌 | 唐·韓愈《考功員外盧君墓志銘》:“君時(shí)任戴冠,通《詩》《書》,與群日講說周公、孔子,以相磨礱浸灌,婆娑嬉游,未有舍所為為人意。” |
鐵杵磨針 | 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jiān)杵有成針日。 ” |
礪世磨鈍 | 宋 秦觀《官制下》:“爵祿者,天下之砥石,圣人所以礪世磨鈍者也。” |
永不磨滅 | 郭沫若《創(chuàng)造者》:“你們是永不磨滅的太陽,永遠(yuǎn)高照著時(shí)間的大海。” |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 先秦 孔子《論語 陽貨》:“不曰堅(jiān)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
千古不磨 | 清 李漁《閑情偶寄 結(jié)構(gòu)第一》:“《漢書》、《史記》,千古不磨,尚矣。” |
昏鏡重磨 |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見孔目哥哥呵!似那撥云見日,昏鏡重磨。” |
砥礪廉隅 | 宋·蘇軾《劉有方可昭宣使依舊嘉州刺史內(nèi)侍押班制》:“砥礪廉隅,有搢紳之風(fēng)。” |
磨踵滅頂 | |
深自砥礪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賈詡傳》:“文帝從之,深自砥礪。” |
耳鬢相磨 | 清 沈復(fù)《浮生六記 閨房記樂》:“自此耳鬢相磨,親同形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