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舟于陸的成語故事
拼音tuī zhōu yú lù
基本解釋推船在陸地上行,比喻勞而無功。
出處戰(zhàn)國(guó)·宋·莊周《莊子·天運(yùn)》:“今蘄行周于魯,是猶推舟于陸也!勞而無功,身必有殃。”
暫未找到成語推舟于陸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推舟于陸)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青出于藍(lán) |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xué)》:“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冰,水為之而寒于水?!?/td> |
薪貴于桂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guó)策·楚策三》:“楚國(guó)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td> |
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 | 《詩經(jīng)·小雅·常棣》:“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td> |
長(zhǎng)江后浪推前浪 | 元 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水呵抵多少長(zhǎng)江后浪推前浪,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td>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濟(jì)》:“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樂府詩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td> |
安于現(xiàn)狀 | 王朝聞《論鳳姐》第11章:“這樣的夢(mèng)境,與我那不安于現(xiàn)狀又不能改變現(xiàn)狀的生活實(shí)際有關(guān)?!?/td> |
推三阻四 | 元 無名氏《鴛鴦被》第一折:“非是我推三、推三阻四;這事情應(yīng)難、應(yīng)難造次。” |
毀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竇融傳》:“百年累之,一朝毀之?!?/td> |
溢于言表 |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 |
止于至善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xué)》:“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td> |
之子于歸 | 《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td> |
光怪陸離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本經(jīng)訓(xùn)》:“五彩爭(zhēng)勝,流漫陸離?!?/td> |
破釜沉舟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xiàng)羽本紀(jì)》:“項(xiàng)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td> |
不絕于耳 |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二回:“這是臺(tái)下叫好的聲音不絕于耳?!?/td> |
逆水行舟 | 魯迅《且介亭雜文 門外文談》:“即使目下還有點(diǎn)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纖?!?/td> |
推波助瀾 | 隋 王通《文中子 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fēng)止燎爾!” |
有錢使得鬼推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錢使得鬼推磨?!覀儾簧俚氖倾y子,匡得將來買上買下。” |
決勝于千里之外 | 《史記 留侯世家》:“運(yùn)籌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td> |
干鮮水陸 | 清·曹雪芹《紅樓夢(mèng)》第63回:“那四十個(gè)碟子……里面自是山南海北干鮮水陸的酒饌果菜?!?/td> |
同歸于盡 | 戰(zhàn)國(guó) 鄭 列御寇《列子 王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盧重玄解:“大小雖殊,同歸于盡耳?!?/td> |
刻舟求劍 | 戰(zhàn)國(guó) 呂不韋《呂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壑?,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
無濟(jì)于事 | 清 錢采《說岳全傳》:“我豈不知賊兵眾盛?就帶你們同去,亦無濟(jì)于事?!?/td> |
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 戰(zhàn)國(guó)·鄒·孟軻《孟子·告子下》:“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而死于安樂也?!?/td> |
無動(dòng)于衷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聞之漠然良久,若不能無動(dòng)于衷者。” |
怒形于色 | 宋 洪邁《夷堅(jiān)決》:“夫子賜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舉足蹴其二?!?/td> |
疲于奔命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袁紹傳》:“使敵疲于奔命,人不得安業(yè),我未勞而彼已困,不及三年,可坐剋也?!?/td> |
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 | 《懷念劉少奇同志·片斷回憶寄深情》:“他常對(duì)工作人員說,學(xué)如逆水行舟,不進(jìn)則退?!?/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