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可替否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n kě tì fǒu
基本解釋謂向君主進獻良策以廢棄弊政。
出處《三國志·魏志·盧毓傳》:“官人秩才,圣帝所難,必須良佐,進可替否。”
暫未找到成語進可替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進可替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盈科后進 | 《孟子·離婁下》:“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 |
非同小可 | 元 關漢卿《魔合羅》第三折:“人命事關天關地,非同小可!” |
勢不可當 | 《晉書 郗鑒傳》:“群逆縱逸,其勢不可當,可以算屈,難以力競。” |
反手可得 | 《荀子·非相》:“誅旦公,定楚國,如反手爾。” |
突飛猛進 | 鄒韜奮《患難馀生記》第三章:“進步文化的突飛猛進,雖有利于國家民族,雖有利于人民大眾,但卻是頑固派反動派的莫大的障礙物。” |
加官進爵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京,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
不可多得 | 東漢 孔融《薦禰衡表》:“若衡等輩,不可多得。” |
寸進尺退 |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進寸而退尺。” 唐·韓愈《上兵部李侍郎書》:“寸進尺退,卒無所成。” |
進種善群 | 清·張鶴齡《法人篇》:“且變法之后,而人亦有與之俱變者,此進種善群之公例,而其效有操券決也。” |
屈指可數 | 唐 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自期殞命在春序,屈指數日憐嬰孩。” |
不可勝舉 | 明 方孝孺《答俞景文》:“古之傳世者雖不可勝舉。” |
大有可為 | 清 李寶嘉《文明小史》:“地方雖一千余里,仙民成俗,大有可為。”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許名奎《忍經》:“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齊頭并進 | 周恩來《在上海科學技術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實事求是,循序前進,齊頭并進,迎頭趕上。” |
進本退末 | 西漢 桓寬《鹽鐵論 本議》:“愿罷鹽鐵酒榷均輸,所以進本退末,廣利農業便也。” |
炙手可熱 | 唐 杜甫《麗人行》:“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 |
知其不可而為之 | 《論語·憲問》:“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
進道若退 | 《老子》:“明道若昧,進道若退。” |
進銳退速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其進銳者,其退速。” |
海水不可斗量 | 《淮南子·泰族訓》:“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 |
不置可否 | 宋 汪藻《浮溪集》:“惟恐失人主之意,于政事無所可否。” |
進讒害賢 | |
奇貨可居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呂不韋列傳》:“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
不可磨滅 | 明 胡應麟《詩藪 近體下》:“彼自有不可磨滅者,毋事更屑屑也。” |
不可告人 | 清 陳夢雷《閑止書堂集鈔》:“其于不可告人之隱,猶未忍宣之于眾也。” |
進進出出 | 曾樸《孽海花》第五回:“霞芬進進出出,招呼得十二分殷勤。” |
可有可無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0回:“因此把一切男子都看成濁物,可有可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