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收眼底的成語故事
拼音jìn shōu yǎn dǐ
基本解釋全部看在眼里。
出處阿來《塵埃落定》第二章:“他們徒勞無功的努力都被我盡收眼底。”
暫未找到成語盡收眼底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盡收眼底)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照單全收 | 清·惜陰堂主人《二度梅》第六回:“俗語說得好:‘人情不在厚薄’,看老夫的情面,不要與他較量,照單全收了罷。” |
眼淚洗面 | 宋·陸游《避暑漫抄》:“又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后與金陵舊宮人書云:‘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 |
易放難收 | 宋·朱熹《答鞏仲至》:“所謂修辭立誠以居業(yè)者,欲吾之謹(jǐn)夫所發(fā)以致其實,而尤先于言語之易放難收也。” |
殺人不眨眼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第11卷:“汝不聞殺人不眨眼將軍乎?” |
費盡心思 | 曾樸《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牽強附會,費盡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學(xué)不分明的緣故。” |
眼空一世 | 明·馮夢龍《醒世恒言》第11卷:“腹飽萬言,眼空一世。” |
盡信書不如無書 | 語出《孟子 盡心下》:“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 陸九淵《政之寬猛孰先論》:“鳴呼,盡信書不如無書。” |
苦盡甘來 | 元 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zāi),今日個苦盡甘來。” |
物盡其用 | 馬烽《典型事例》:“這倒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兩全其美。” |
靡所底止 | 《詩經(jīng)·小雅·祈父》:“胡轉(zhuǎn)予于恤,靡所底止。” |
歇斯底里 | 茅盾《嚴(yán)霜下的夢》:“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見許多狼,張開了鋸樣的尖嘴,在撕碎美麗的身體。” |
費盡心機 | 宋 戴復(fù)古《石屏集 論詩絕句》:“有時勿得驚人句,費盡心機做不成。” |
趕盡殺絕 |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 謝扶民《壯族人民優(yōu)秀的兒子韋拔群》:“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于是雙方的隨員就對打起來了。” |
算盡錙銖 | 清·昭梿《嘯亭雜錄·吳利府》:“嘗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盡錙銖,其父猶以為未足。” |
安眉帶眼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
海底撈月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
盡誠竭節(jié) | 《魏書》:“尚自少侍從,盡誠竭節(jié),雖云異姓,其猶骨肉,是以入為腹心,出當(dāng)爪牙。” |
取之不盡 | 宋·朱熹《朱子語類·孟子·離婁下》:“他那源頭只管來得不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來供自家用。” |
無窮無盡 | 宋 晏殊《踏莎行》:“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 |
薪盡火滅 | 《法華經(jīng)·序品》:“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分布諸舍利,而起無量塔。” |
人盡其才 | 西漢 劉安《淮南子 兵略訓(xùn)》:“若乃人盡其才,悉用其力,以少勝眾者。” |
一網(wǎng)打盡 | 宋 魏泰《東軒筆錄》第四卷:“聊為相公一網(wǎng)打盡。” |
淚眼愁眉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留戀你,別無意,見據(jù)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
盡付東流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79回:“那緣法盡了,往時的情義盡付東流,還要變成了仇怨。” |
收視反聽 | 晉·陸機《文賦》:“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 |
盡善盡美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哀公問五義》:“雖不能盡善盡美,必有所處焉。” |
不可收拾 | 唐 韓愈《送高閑上人序》:“泊與淡相遭,頹墮委靡,潰敗不可收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