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側(cè)的成語故事
拼音qīng jūn cè
基本解釋指清除君主身旁的親信、壞人。
出處《公羊傳 定公十三年》:“此逐君側(cè)之惡人。”唐 李商隱《有感》詩:“古有清君側(cè),今非乏老成。”《新唐書 仇士良傳》:“如奸臣難制,誓以死清君側(cè)。”
暫未找到成語清君側(cè)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清君側(cè))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謙謙君子 | 《周易 謙》:“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
旁敲側(cè)擊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20回:“只不過不應(yīng)該這樣旁敲側(cè)擊,應(yīng)該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臣既已受命為將,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bào)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水至清則無魚 | 西漢 戴圣《大戴禮記 子張問入官》:“故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
清清楚楚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36回:“又見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勝衣,故憨憨的只管貪看。” |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 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
正人君子 | 《新唐書 張宿傳》:“宿怨執(zhí)政不與已,乃日肆讒甚,與皇甫镈相附離,多中傷正人君子。” |
清風(fēng)勁節(jié) | 清·戴名世《〈左尚子制義〉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風(fēng)勁節(jié),罹于黨禍,海內(nèi)至今仰之。”又《贈(zèng)葉蒼巖序》:“兩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風(fēng)勁節(jié),顯名天下。” |
一清二楚 | 老舍《四世同堂》:“小順兒樣樣事情都要鬧個(gè)一清二楚,不然怎幺能當(dāng)好媽媽的保鏢呢。” |
一清二白 | 清 李綠園《歧路燈》:“賈李魁道:‘王紫泥,張繩祖他倆個(gè),現(xiàn)在二門外看審官司哩。老爺只叫這二個(gè)到案,便一清二白。” |
二三君子 |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shí)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漢書·楚元王傳》:“故下明詔,試《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銜命,將以輔弱扶微,與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廢遺。” |
清官能斷家務(wù)事 | |
海岱清士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yù)》:“人所應(yīng)有,其不必有;人所應(yīng)無,己不必?zé)o,真海岱清士。” |
輾轉(zhuǎn)反側(cè) | 《詩經(jīng) 周南 關(guān)雎》:“悠哉悠哉,輾轉(zhuǎn)反側(cè)。” |
君子之交淡如水 | 西漢 戴圣《禮記 表記》:“故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壞。” |
眉清目秀 | 元 李直夫《合同文學(xué)》第一折:“有個(gè)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gè)孩兒也。” |
笑比河清 | 《宋史 包拯傳》:“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dāng)渴郑務(wù)呓詰勚H艘园Ρ赛S河清。” |
道路側(cè)目 | 《元史·阿魯諢薩理傳》:“所在囹圄皆滿,道路側(cè)目,無敢言者。” |
山清水秀 | 宋 黃庭堅(jiān)《驀山溪 贈(zèng)衡陽陳湘》:“眉黛斂秋波,盡湖南,山明水秀。” |
清一色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十九回:“而且他[佘小觀]賭品甚高,輸?shù)迷蕉嘈脑蕉ǎ樕仙裆z毫不動(dòng)。又歡喜做‘清一色’。所以同賭的人更拿他當(dāng)財(cái)神看待。” |
牙白口清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怎當(dāng)?shù)檬枚ㄒ獑査麄€(gè)牙白口清,急得無法。” |
兩袖清風(fēng) | 元 魏初《送楊季梅》詩:“父親零落鬢如絲,兩袖清風(fēng)一束詩。” |
空室清野 | 《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今東方皆已收麥,必堅(jiān)壁清野以待將軍。” |
紫電清霜 | 唐·王勃《滕王閣序》:“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 |
眉目不清 | 《人民日報(bào)》1951.6.6:“交代不明,眉目不清,也是常見的缺點(diǎn)。” |
清詞麗句 | 唐 杜甫《戲?yàn)榱^句》之五:“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 |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唐·劉禹錫《酬樂天揚(yáng)州縫席上見贈(zèng)》:“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郡翻似爛柯人。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