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仰唯唯的成語故事
拼音fǔ yǎng wéi wéi
基本解釋唯唯:答應的聲音。點頭答應。比喻謙卑地應付。
出處唐·李朝威《柳毅傳》:“毅撝退辭謝,俯仰唯唯。”
暫未找到成語俯仰唯唯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俯仰唯唯)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俯拾即是 | 唐 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仰屋著書 | 《梁書·南平元襄王偉傳》:“下官歷觀世人,多有不好歡樂,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書。千秋萬歲,誰傳此者。” |
唯物主義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 |
不寧唯是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 |
唯利是圖 | 晉 葛洪《抱樸子》:“名過其實,由于夸誑,內抱貪濁,惟利是圖。”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唯心主義 |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禁止人們跟謬誤、丑惡、敵對的東西見面,跟唯心主義、形而上學的東西見面。” |
唯鄰是卜 | 《左傳·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鄰是卜。” |
仰首伸眉 | 西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乃欲仰首伸眉,論列是非。” |
高山仰止 | 《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唯恐天下不亂 | 鄧小平《貫徹調整方針,保證安定團結》:“這種混亂狀況確實給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人的活動,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利條件。” |
進俯退俯 | |
唯命是聽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聽。” |
唯唯諾諾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諾諾,先意承旨,觀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魯迅《自嘲》詩:“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
人仰馬翻 | 清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趙家一門大小,日夜忙碌,早已弄得筋疲力盡,人仰馬翻。” |
俯首聽命 | 漢 焦贛《易林 兌之否》:“俯伏聽命,不敢動搖。” |
唯唯連聲 | 《史記·趙世家》:“徒聞唯唯,不聞周舍之諤諤。” |
唯我獨尊 | 宋 釋惟白《五燈會元 七佛 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
唯命是從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十二年》:“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唯命是從,豈其愛鼎?” |
俯首就縛 | |
奉命唯謹 | 明·陶宗儀《輟耕錄》卷十五:“諸官奉命唯謹。” |
前仰后合 |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東倒西歪,后合前仰,離席上,這酒興顛狂。” |
俯首帖耳 | 唐·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若俯首帖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 |
俯拾皆是 | 魯迅《集外集拾遺補編 做“雜文”也不易》:“現在竟也累得來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著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雜文’。” |
后仰前合 | |
仰屋之勤 |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序》:“后之君子,儻能芟削繁蕪,增廣闕略,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于覆車之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