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成語故事
拼音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
基本解釋載:承載;覆:傾覆。比喻在平時要想到可能發生的困難和危險,事物有利有害。
出處唐·陸贄《奉天論延訪朝臣表》:“故喻君為舟,喻人為水,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也,舟即君道,水即人情,舟順水之道則浮,違則沒?!?/p>
暫未找到成語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口不能著兩匙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口不兩匙休足榖,身能幾屐莫言錢?!弊宰ⅲ簠侵V云:“一口不能著兩匙?!?/td> |
一口吸盡西江水 | 宋 釋道原《景德傳燈錄 居士龐蘊》:“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td> |
一葉扁舟 | 宋·蘇軾《前赤壁賦》:“駕一葉扁舟,舉匏樽以相屬?!?/td> |
一尺水十丈波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88回:“到底還是媒人嘴,一尺水十丈波的。” |
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 元 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怎當他只留支剌信口開合?!?/td> |
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 | 元 王曄《桃花女》第二折:“你將那半句話搬調做十分事,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td> |
一歲載赦 | 漢·王符《潛夫論·述赦》:“諺曰:‘一歲載赦,奴兒噫嗟?!?/td> |
一年半載 | 元 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將軍,你且耐心者。不過一年半載,眾公卿保奏你回朝也?!?/td> |
一廉如水 | 元·柯丹丘《荊釵記·民戴》:“老爺自到任以來,一廉如水。百姓今喜高升,小老人具禮遠送?!?/td> |
一無所能 | 清 錢泳《履園叢話》:“又蘇州葉某者,性迂拙,一無所能,其父死,既無產業,且有逋負?!?/td> |
一日三覆 | 《孔子家語·弟子行》:“獨居思仁,公言仁義。其于詩也,則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宮絳之行也?!卑?,《論語·先進》:“南容三復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薄都艺Z》本此。 |
一時千載 | 宋·秦觀《代回呂吏部啟》:“恭維某官望重本朝,才高當世,一時千載,韋平之遇已??;四世五公,袁楊之興未艾?!?/td> |
一清如水 | 明 馮夢龍《警世通言 蘇知縣羅衫再合》:“船頭上一清如水,鄭氏不知利害,徑蹌上船?!?/td> |
一潭死水 | 元 戴善夫《陶學士醉寫風光好》:“我正忒坎坷,自怨咨,九重天忽有君恩至,正是一灣死水全無浪,也有春風擺動時。” |
一碗水端平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我一碗水往平處端。論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兒?!?/td> |
一肚子壞水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壞水兒,吃人不吐骨頭,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只能拉攏,不能得罪?!?/td> |
一衣帶水 | 《南史 陳紀下 后主》:“隋文帝謂仆射高穎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
一敗如水 | 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第一時期,富農耳里聽得的是所謂江西一敗如水,蔣介石打傷了腳,坐飛機回廣東去了。” |
萬水千山 |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見杏花作》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 |
萬能鑰匙 | 古華《芙蓉鎮》第四章:“解決問題必須找到一把萬能鑰匙:斗?!?/td> |
萬載千秋 | 明 無名氏《賀元宵》第三折:“當今圣主存仁孝,萬載千秋亨太平?!?/td> |
三反四覆 | 清·蔣士銓《空谷香·殺艙》:“阿呀!這廝三反四覆,可惱,可惱?!?/td> |
三年五載 | 元 楊文奎《兒女團圓》第二折:“也須知俺這三年五載,看看衰邁,還有甚精金響鈔,暗暗藏埋?!?/td> |
三番四覆 | 清·敖英《彩雪亭雜言·鄺子元》:“或事到跟前,可以順應,卻乃畏首畏尾,三番四覆,猶豫不決?!?/td> |
三翻四覆 | 明 張岱《石匱書后集 烈帝本紀》:“先帝焦于治,以致十七年之天下,三翻四覆,夕改朝更?!?/td> |
不習水土 | 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周瑜傳》:“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td> |
不亦樂乎 | 先秦 孔子《論語 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不亦善夫 | 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瘋髌涫乱詾楣俳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