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官顯宦的成語故事
拼音dá guān xiǎn huàn
基本解釋達:顯貴;宦:官。舊指職位高而聲勢顯赫的官員。
出處清 昭槤《嘯亭雜錄 王樹勛》:“蔣子蒲、龐士冠等詞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余達官顯宦為其門人者無算。”
暫未找到成語達官顯宦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達官顯宦)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顯山露水 | 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六章:“那個從不顯山露水的青年實干家的影子,他那高高的身材,寬寬的肩膀。” |
加官進爵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吳與弼進京,加官進爵,將隆以伊傅之禮。” |
笑罵由他笑罵,好官我自為之 | 《宋史·鄧綰傳》:“笑罵從汝,好官須我為之。” |
官僚主義 | 毛澤東《必須注意經濟工作》:“第二,動員群眾的方式,不應該是官僚主義的。” |
量能授官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平津侯主父列傳》:“今陛下躬行大孝,鑒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厲賢予祿,量能授官。”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軍。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亂燒一通,遲早要犯大錯誤呀!” |
通今達古 | 胡蘊玉《<中國文學史>序》:“述學派之流別,論政治之得失,縱有通今達古之才,而無瑰瑋奇麗之筆,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
升官發財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6回:“總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兒子升官發財,是我的錯處。” |
顯親揚名 | 《孝經 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
欲速則不達 | 先秦 孔子《論語 子路》:“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
大顯神通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9回:“他三人辭了師父,在城外大顯神通。” |
大顯身手 | 趙樹理《三里灣》七:“這兩個人默默不語在這座房子里大顯身手。” |
詞不達意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30回:“還要中西文字兼通的才行;不然,必有個詞不達意的毛病。” |
官偪民反 | |
清官能斷家務事 | |
野史稗官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70回:“千秋莫道無金鑒,野史稗官話正長。” |
知書達禮 | 《群音類選 牧羊記 衛律說降》:“奈何所見不同,更不知書達禮。” |
了身達命 | 元 石德玉《曲江池》第三折:“人問道亞仙的今世今生,則俺那鄭元和可甚么了身達命。” |
六通四達 |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第49卷:“今謂明義各自為宜,少多非為定準,如六通四達,豈止三耶!” |
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 | 馮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卻是中國政治的一個通病。” |
四通八達 | 《子華子 晏子問黨》:“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達,游士之所湊也。” |
飛黃騰達 | 元 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飛黃騰達,賴長者恩榮德化。” |
立人達人 | 先秦 孔子《論語 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
達權通變 | 《后漢書 賈逵傳》:“《左氏》義深于君父,《公羊》多任于權變。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 宋 陸游《老學庵筆記》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諱其名,觸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舉州皆謂燈為火。上元放燈許人入州治游觀,吏人遂書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通情達理 | 清 天花才子《后西游記》:“還是這位師兄通情達理,請坐奉茶。” |
顯而易見 | 宋 王安石《洪范傳》:“在我者,其得失微而難知,莫若質諸天物之顯而易見,且可以為戒也。” |
言不達意 | 《明史·廣西土司傳二·思明》:“以譯者言不達意,復為書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