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吾獨尊的成語故事
拼音wéi wú dú zūn
基本解釋見“唯我獨尊”。
出處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七佛·釋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獨尊。”
暫未找到成語唯吾獨尊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唯吾獨尊)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 《韓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應,故曰:一手獨拍,雖疾無聲。” |
一花獨放 | 姚榮銓《無邊秋色入畫圖》:“人民的審美要求多種多樣,只有一個畫種,那么就沒有萬紫千紅,只有一花獨放了。” |
三省吾身 | 《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
不寧唯是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元年》:“不寧唯是,又使圍蒙其先君。” |
東支西吾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妙觀]下第三局時,頻頻以目送情。小道人會意,仍舊東支西吾,讓他過去。” |
九五之尊 | 《周易 干》:“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
從吾所好 | 春秋·魯·孔丘《論語·述而》:“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
以盡吾齒 | |
任人唯親 |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任人唯賢 | 《尚書 咸有一德》:“任官惟賢才,左右惟其人。” |
眾醉獨醒 | 戰(zhàn)國楚·屈原《漁父》:“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
俯仰唯唯 | 唐·李朝威《柳毅傳》:“毅撝退辭謝,俯仰唯唯。” |
偶影獨游 | 晉 陶潛《時運 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獨游,欣慨交心。” |
先吾著鞭 | 《晉書·劉琨傳》:“吾枕戈待旦,志梟逆虜,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
免開尊口 | 田漢《關(guān)漢卿》第五場:“誰跟你開玩笑!這事讓朱四姐出面,你就免開尊口!” |
入吾彀中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私幸端門,見新進士綴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養(yǎng)尊處優(yōu) | 宋 蘇洵《上韓樞密書》:“天子者,養(yǎng)尊而處優(yōu),樹恩而收名,與天下為喜樂者也。” |
北斗之尊 | 唐·李又《沙門弘景道俊玄奘還荊州應制》:“地出南關(guān)遠,天回北斗尊。” |
匠心獨具 | 柯巖《奇異的書簡·陽光和風雨譜寫的歌》:“編導和演員門匠心獨具地從生活出發(fā)……成功地刻劃了以小強為主角的一代少年兒童形象。” |
匠心獨出 | 明·袁宏道《徐文長傳》:“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其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有王者氣。” |
匠心獨妙 | 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
匠心獨運 |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
千古獨步 | 宋·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顏魯公之書,雄姿杰出,千古獨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
千載獨步 | 唐·李陽冰《<草堂集>序》:“自三代已來,《風》《騷》之后,驅(qū)馳屈宋,鞭撻揚馬,千載獨步,惟公一人。” |
卓爾獨行 | 《后漢書·東海恭王彊珙傳》:“王恭謙好禮,以德自終,遣送之物,務從約省,衣足斂形,茅車瓦器,物減于制,以彰王卓爾獨行之志。”李賢注:“《前書》曰:‘卓爾不群者,河間獻王近之矣。’” |
單人獨馬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14回:“你這等單人獨馬,又無個伴侶,又無個徒弟,你如何去得!” |
單孑獨立 | |
單家獨戶 |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上卷:“他們還是單家獨戶,住在上邊茅屋子里的時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