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剔透的成語故事
拼音líng lóng tī tòu
基本解釋玲瓏:靈巧精致。剔透:明徹透亮。形容器物的奇巧;精致;鮮明透亮。
出處元 無名氏《百花亭》第二折:“惜玉憐香天生就,另一種可喜風流。淹潤慣熟,玲瓏剔透,軟款溫柔。”
暫未找到成語玲瓏剔透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玲瓏剔透)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八面玲瓏 | 唐 黃滔《黃御史集 大唐福州報恩定光多寶塔碑記》:“七面八面玲瓏。” |
小巧玲瓏 | 宋 辛棄疾《臨江山 戲為山園蒼壁解嘲》:“莫笑吾家蒼壁小,稜層勢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華,無意巧玲瓏。” |
撩蜂剔蝎 | 元 白樸《墻頭馬上》第三折:“撩蜂剔蝎,打草驚蛇,壞了咱墻頭上傳情簡帖。” |
透骨酸心 |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彌天恨事,透骨酸心。 |
參透機關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那知孫寡婦已先參透機關,將個假貨送來。” |
水泄不透 | 魯迅《而已集·扣絲雜感》:“我覺得他的身邊便總有幾個包圍的人們,圍得水泄不透。” |
刳脂剔膏 | |
剔蝎撩蜂 | 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二折:“偏你這罷職歸田一老農,公然敢剔蝎撩蜂。”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常是個爭龍斗虎,剔蝎撩蜂。” |
嬌小玲瓏 | 清 曾樸《孽海花》第四回:“頭倚繡枕,身裹錦衾,衾里面,緊貼身朝外睡著個嬌小玲瓏的妙人兒。” |
爬梳剔抉 | 《宋史·律歷志》:“建安布衣蔡元定著《律呂新書》,朱熹稱其超然遠覽,奮其獨見,爬梳剔抉,參互考尋。” |
八窗玲瓏 | 唐 盧綸《賦得彭祖樓送楊德宗歸徐州幕》詩:“四戶八窗明,玲瓏逼上清。” |
透心涼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15回:“把叔寶說個透心涼,只得改口道:‘二位賢弟,若是這等多心,大家同去就罷了。’” |
爬羅剔抉 | 唐 韓愈《進學解》:“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 |
爬梳洗剔 | 清·盧文弨《〈履齋示兒編〉跋》:“怡谷,學人也。宜其視此無難焉。爬梳洗剔,視元本不可以道里計。” |
玲瓏透漏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石在亭前池中,高八尺,闊半之,玲瓏透漏不瘦不肥,前后俱無斧鑿痕,太湖之絕品也。” |
搜根剔齒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41回:“只恨黃文炳那廝搜根剔齒,幾番唆毒,要害我們。” |
力透紙背 | 唐 顏真卿《張長史十二意筆法記》:“其用鋒,常欲使其透過紙背,此成功之極也。” |
風語不透 | |
柳眉剔豎 | 《金瓶梅詞話》第五八回:“[潘金蓮]登時柳眉剔豎,星眼圓睜,叫春梅打著燈,把角門閂了,拿來大棍把那狗沒高低只頓打。” |
握拳透掌 | 《晉書·卞壺傳》:“其后盜發壺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
挑挑剔剔 | |
杷羅剔抉 | 《新唐書·韓愈傳》:“杷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云多而不揚?” |
風雨不透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29回:“正值寶釵等下車,眾婆娘媳婦正圍隨的風雨不透,但見一個小道士滾了出來。” |
透古通今 | 元·王吉昌《行香子·木金間隔》:“杳冥時,蹤跡難尋,無中顯有,透古通今。” |
握拳透爪 | 《晉書 卞壺傳》:“卞壺拒蘇峻,父子戰死。其后盜發壺墓,尸僵,鬢發蒼白,面如生,兩手悉拳,爪甲穿達手背。” |
剔抽禿揣 | 元 李直夫《虎頭牌》第一折:“為什么獐獐狂狂便待要急張拒遂的褪,眼腦又剔抽禿揣的慌?” |
七竅玲瓏 | 老舍《趙子曰》:“鷹鼻、狗眼、豬嘴,加上一顆鮮紅多血、七竅玲瓏的人心,才完成了一個萬物之靈的人。” |
剔透玲瓏 | 元·張養浩《最高歌兼喜春來·詠玉簪》曲:“詩磨的剔透玲瓏,酒灌得癡呆懵懂。”元·喬吉《斗鵪鶉·歌姬》曲:“且是娘剔透玲瓏不放閑,不枉了喚聲妝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