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順取容的成語故事
拼音ē shùn qǔ róng
基本解釋阿:曲從,迎合。曲意順從以博取他人的歡悅。
出處《金史 本紀第六世宗》:“以輔朕之不逮,慎毋阿順取容。”
暫未找到成語阿順取容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阿順取容)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介不取 | 先秦 孟軻《孟子 萬章上》:“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 |
一帆順風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四十一回:“三只大船載了許多人馬頭領,卻投穆太公莊上行,一帆順風,早到岸邊埠頭。” |
一帆風順 | 唐 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風。” |
一無可取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心中大怒道:‘原來這俗物,一無可取,都只管來纏帳,幾乎錯認了。” |
一無所取 | 《三國志·魏志·鐘會傳》裴松之注:“會前后賜錢帛數百萬計,悉送供公家之用,一無所取。” |
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唐·高武仲《中興間氣集》:“一朝權入手,看取令行時。” |
一毫不取 | 宋·洪邁《容齋三筆·賢士隱居者》:“周日章,信州永豐人。操行介潔……非其義一毫不取。” |
一路順風 | 清 俞萬春《蕩寇志》第122回:“更喜云陳兩處亦無動靜,一路順風無些毫打叉之事。” |
上勤下順 | 唐·韓愈《鄆州豀堂詩》:“惟所令之不亦順乎,上勤下順遂濟登茲。” |
不容分說 | 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59回:“那羅剎不容分說,雙手輪劍,照行者頭上乒乒乓乓,砍上十數下。” |
不容置喙 | 孫力《都市風流》第20章:“他想推掉沈萍的邀請,但沈萍的口氣不容置喙。” |
不容置疑 | 宋 陸游《謂南文集》:“蓋其靈響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
不容置辯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盡釋,惟某后至,不容置辯,立斬之。” |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92回:“又道‘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這個笑話,細細想去,卻很有意味。” |
豐取刻與 | 荀況《荀子 君道》:“上好貪利,則臣下百吏乘是而后豐取刻與,以無度取于民。” |
豐容盛鬋 | 曾樸《孽海花》第31回:“后一個是豐容盛鬋,光采照人。” |
豐容靚飾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南匈奴傳》:“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官,顧景裴回,竦動左右。” |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 《漢書·梅福傳》:“舉秦如鴻毛,拾楚若拾遺。” |
義不取容 | 西漢·司馬遷《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行不茍合,義不取容。” |
義不容辭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誼,小婿義不容辭。” |
乘順水船 | |
予取予奪 | 秦牧《拳頭海岸》:“許多被目為可以予取予奪地得到財富的海岸,一處處都伸出了拳頭來,變成了‘拳頭海岸’。” |
予取予攜 | 梁啟超《克林威爾傳》第五章:“今且凍餓委溝壑,所馀更何長物之與有?予取予攜,公等自為之!” |
予取予求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七年》:“唯我知女,女專利而不厭,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 |
二者必取其一 |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兩種方針:放還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
云容月貌 | 明·梁辰魚《香遍滿·寄王桂父》套曲:“云容月貌,尋常淡妝難畫描。出落風神年尚小,一團都是俏。” |
互不相容 | |
人取我與 | 《史記·貨殖列傳》:“當魏文侯時,李克務盡地力,而白圭樂觀時變,故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