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穴犁庭的成語故事
拼音sǎo xué lí tíng
基本解釋掃蕩其居處,犁平其庭院。比喻徹底摧毀敵方。
出處清·魏秀仁《花月痕》第42回:“有此機會,掃穴犁庭,指顧間事。”
暫未找到成語掃穴犁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掃穴犁庭)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一掃而光 |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
一掃而空 | 宋 蘇軾《題王逸少帖》詩:“出林飛鳥一掃空。” |
一網(wǎng)盡掃 | |
七穿八穴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第45卷:“有時十字街頭七穿八穴。” |
不入獸穴,不得獸子 | 《北史·韋佑傳》:“古人稱不入獸穴,不得獸子。安危之事未可預(yù)量。” |
不入獸穴,安得獸子 | 《周書·李遠(yuǎn)傳》:“古人有言:‘不入獸穴,安得獸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濟。” |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dāng)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班超傳》:“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dāng)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 |
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 《東觀漢記·班超傳》:“超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酒酣激怒曰:‘不探虎穴,不得虎子。’” |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晉·陳壽《三國志·呂蒙傳》:“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丟下耙兒弄掃帚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47回:“上上下下,那不是他操心?你一個媳婦,雖然幫著,也是天天‘丟下耙兒弄掃帚’。” |
兩鼠斗穴 | 《史記 廉頗藺相如列傳》:“其道遠(yuǎn)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將勇者勝。” |
乘車入鼠穴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xué)》:“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瞰鐵杵,皆無想無因故也。” |
買犁賣劍 | 宋·陳亮《賀新郎·懷辛幼安用前韻》:“天下適安耕且老,看買犁賣劍平家鐵。” |
五經(jīng)掃地 | 《新唐書·祝欽明傳》:“帝與群臣宴,欽明自言能《八風(fēng)舞》,帝許之。欽明體肥丑,據(jù)地?fù)u頭睆目,左右顧眄,帝大笑。吏部侍郎盧藏用嘆曰:‘是舉《五經(jīng)》掃地矣。’” |
鑿穴為居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臺佟傳》:“佟隱于武安山,鑿穴為居,采藥自業(yè)。” |
分庭伉禮 | 《莊子·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
分庭抗禮 | 莊周《莊子 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 |
初寫黃庭 | 魏晉時人所寫《黃庭經(jīng)》帖,為后世學(xué)寫小楷的范本,相傳有“初寫黃庭,恰到好處”之語。 |
刮野掃地 | 《文選·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掃地。”李善注:“言殺獲皆盡,野地似乎掃刮也。” |
前庭懸魚 | 《后漢書·羊續(xù)傳》:“續(xù)敝衣薄食,車馬蠃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xù)乃出前所縣者,以杜其意。” |
十鼠爭穴 | 《梁書·元帝紀(jì)》:“侯景奔竄,十鼠爭穴,郭默清夷,晉熙附義。” |
十鼠同穴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鮑勛傳》:“勛無活分,而汝等敢縱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當(dāng)令十鼠同穴。” |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 《韓非子·喻老》:“知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熾焚。” |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 先秦 韓非《韓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潰于蟻穴,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
發(fā)言盈庭 | 《詩經(jīng) 小雅 小旻》:“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 |
各人自掃門前雪 | 明 張鳳翼《灌園記 后識法章》:“進去罷,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明·沈璟《義俠記·除兇》:“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