諄諄告誡的成語故事
拼音zhūn zhūn gào jiè
基本解釋懇切、耐心地勸告、教導(諄諄:懇切、耐心的樣子)。
出處宋 費袞《梁溪漫志 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暫未找到成語諄諄告誡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諄諄告誡)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奔走相告 | 宋 張孝祥《壽芝頌代愡得居士上鄭漕》:“詔天下之日,淮民歡呼,奔走相告,自州達之縣。” |
戶告人曉 | 西漢 劉向《列女傳 梁節姑姊》:“梁國豈可戶告人曉也?被不義之名,何面目以見兄弟國人哉!” |
不可告人 | 清 陳夢雷《閑止書堂集鈔》:“其于不可告人之隱,猶未忍宣之于眾也。” |
自告奮勇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就因著自告奮勇求個恩典,說奴才情愿巴結這個缺!” |
黃牌警告 | 孫力《都市風流》第11章:“戴維發出了黃牌警告,那是威嚴不可侵犯、不可動搖的警告。” |
大功告成 | 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上》:“十萬眾并集,平作二旬,大功畢成。” |
龜厭不告 | 《詩經·小雅·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
告往知來 | 《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
無頭告示 | 劉斯奮《白門柳·雞鳴風雨》第二章:“昨日‘半梁山’在那里貼出好些無頭告示,聲言要同‘賽少林’廝拼。” |
言之諄諄,聽之藐藐 |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乞哀告憐 | 毛澤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荒時暴月,向親友乞哀告憐,借得幾斗幾升,敷衍三日五日,債務叢集,如牛負重。” |
諄諄不倦 | 明·程頤《明道先生行狀》:“先生從容告語,諄諄不倦,在邑三年,百姓愛之如父母,去之日,哭聲震野。” |
諄諄告戒 | 宋·費袞《梁溪漫志·閑樂異事》:“命諸子子婦皆坐,置酒,諄諄告戒,家人見公無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
告老還家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54回:“名喚王忠,曾做過宰輔,如今告老還家。” |
忠告善道 | 春秋·魯·孔丘《論語·顏淵》:“忠告而善導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
諄諄善誘 | 宋·劉摯《乞重修太學條制疏》:“昔之設學校,教養之法,師生問對,憤悱開發,相與曲折反復,諄諄善誘。 ” |
堪以告慰 | 魏巍《我們唾棄那種中國人》第二章:“近年來,我對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獲海內外廣大讀者的贊同和好評,堪以告慰。” |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諄諄誥誡 | 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云南護國起義》:“各省長官,皆能力保治安,軍人尤深明大義,均任守衛地方之責,務望各以愛國勤勉,恪盡厥職,用副予視民如傷,諄諄誥誡之至意。此令。” |
不敢告勞 | 《詩經 小雅 十月之交》:“黽勉從事,不敢告勞。” |
顛連無告 | 宋·張載《西銘》:“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我兄弟之顛連無告者也。” |
諄諄教導 | 《詩經 大雅 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 |
哀告賓服 | 元 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我見他慌悚躊躇,左支右吾,跪在街衢,哀告賓服。” |
首戰告捷 | 章詒和《往事并不如煙·斯人寂寞》:“見到了人,人又還健康——母親覺得朱靜芳是首戰告捷。” |
小懲大誡 | 《周易 系辭下》:“不見利不勸,不威不懲;小懲而大誡,此小人之福也。” |
諄諄教誨 | 鄧小平《慶祝劉伯承同志五十壽辰》:“伯承同志熱愛自己的同志,對干部總是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期以進步。” |
惡人先告狀 | 魯迅《兩地書》:“經我強硬的答復,沒法對付,便用最終的毒計,就是以退為進,先發制人,亦即所謂‘惡人先告狀’也。” |
告老還鄉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西京洛陽縣有一官人,姓劉名弘敬,字元普,曾任過青州刺史,六十歲上告老還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