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盔拋甲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見“丟盔卸甲”。
出處《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例子他們認為今日上午在大戰中已經把左光先的精銳殺得丟盔拋甲,七零八落。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二章
基礎信息
拼音diū kuī pāo jiǎ
注音ㄉ一ㄡ ㄎㄨㄟ ㄆㄠ ㄐ一ㄚˇ
繁體丟盔拋甲
感情丟盔拋甲是貶義詞。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指戰敗。
英語throw away everything when fleeing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丟盔拋甲的意思解釋、丟盔拋甲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拋磚引玉 | 拋出磚頭;引來白玉。比喻用粗淺的、不成熟的意見或文章;引出別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見或作品。常用作謙詞。 |
解甲歸田 | 解:脫下;甲:鎧甲。脫掉軍裝;回家種地。 |
解甲休兵 | 見“解甲休士”。 |
拋頭露面 | 拋:暴露。原指婦女出現于大庭廣眾之中(封建道德認為是不體面的事)。現泛指人公開露面。 |
倒戈卸甲 | 比喻放下武器認輸。 |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 逢:遇見。指人與人互相欺瞞,不把實際情況或心里話說出來。 |
解兵釋甲 | 解:解除。釋:卸下。解除武裝,卸掉盔甲。比喻不再參戰。 |
身懷六甲 | 六甲:傳說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婦女懷孕。 |
棄甲曳兵 | 棄:丟棄;甲:古時軍人穿的鐵片做成的護身衣;曳:拖著;兵:兵器。丟棄鎧甲;拖著兵器。 形容打了敗仗而狼狽逃竄。 |
甲乙丙丁 | 古代天干排序的前一到四位。指事物的順序或事物大概輪廓。 |
解衣卸甲 | 解:脫衣。卸:卸掉。脫下戰衣,卸掉灰甲。比喻不再作戰。 |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 | 甲:鎧甲。馬不卸鞍,人不解甲。處于高度警惕狀態 |
甲第星羅 | 甲第:封侯者的住宅,泛指顯貴的宅第。富麗堂皇的宅院像繁星一樣密布。形容富家大院眾多。 |
枕戈坐甲 | 以戈為枕,披甲而坐。形容常備不懈,時刻準備戰斗。 |
丟魂喪膽 | 形容非常驚慌。 |
灰不溜丟 | 灰色,形容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難堪,情緒低落。 |
丟三落四 | 丟掉這些;又遺漏那些。形容馬虎健忘;顧此失彼。 |
胸中鱗甲 | 比喻存心險惡。 |
頂盔摜甲 | 戴上頭盔,披上戰甲。指全身武裝。 |
張甲李乙 | 猶言張三李四。 |
裹糧坐甲 | 攜帶干糧,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裝,準備迎戰。 |
擐甲執兵 | 擐:穿;兵:武器。身披鎧甲,手拿武器。指準備戰斗。 |
吉丟古堆 | 形容浪濤沖擊的聲音。 |
丟盔卸甲 | 形容吃了敗仗狼狽逃跑的景象。 |
棄甲倒戈 | 丟棄鎧甲,放下兵器。表示戰敗。 |
韜戈卷甲 | 收藏起武器鎧甲。指息兵。 |
按甲休兵 | 收拾起鎧甲武器。比喻停止軍事行動。 |
丟魂失魄 | 形容非常驚慌,沒頭腦,無主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