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詩任筆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①南朝梁沉約以詩著稱,任昉以表、奏、書、啟諸體散文擅名,時人稱為“沈詩任筆”。筆,謂無韻之文。②用以泛指詩文。
出處宋·陸游《親歸書來多問近況以詩答之》:“沈詩任筆俱忘盡,酒戶新來卻少增。”
基礎信息
拼音shěn shī rèn bǐ
注音ㄕㄣˇ ㄕ ㄖㄣˋ ㄅ一ˇ
繁體沈詩任筆
感情沈詩任筆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diào)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沈詩任筆的意思解釋、沈詩任筆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guān)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guān)系親近的。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負擔重。猶言力不勝任。 |
浪費筆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過于繁瑣。 |
舉賢任能 | 舉:推薦,選拔。舉薦賢者,任用能人。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員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臺 | 比喻隨便遇到什么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wěn)坐釣魚船”。 |
援筆立就 | 一拿起筆瞬間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詩書發(fā)冢 | 比喻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偽君子作風。 |
敦詩說禮 | 敦:敦厚。詩:《詩經(jīng)》。誠懇地學《詩》,大力講《禮》。舊時統(tǒng)治階級表示要按照《詩經(jīng)》溫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禮的規(guī)定辦事。 |
任勞任怨 | 任:擔當、承擔。做事既能承受勞苦;又能承受埋怨。 |
口誅筆伐 | 口:指言語;誅:責罰;筆:指文字。伐:征討。用言語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
簡能而任 | 簡:選擇。任:作用。選擇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
詩情畫意 | 原指詩歌繪畫所蘊含的情感、意境。也用來形容美好的自然景物。 |
走馬上任 | 官員到職上任。指開始擔任某項職務。 |
任怨任勞 | 見“任勞任怨”。 |
任重道遠 | 擔子很重;路程很遠。比喻責任重大;要經(jīng)歷長期的奮斗。 |
大手筆 | 指偉大的著作或大行動。 |
舞筆弄文 | 猶舞文弄墨。 |
子曰詩云 | 子:指孔子;詩:指《詩經(jīng)》;曰、云:說。泛指儒家言論。 |
力微任重 | 微:小。能力小而任務重。 |
春秋筆法 | 指寓褒貶于曲折的文筆之中。 |
董狐直筆 | 董狐:春秋時晉國的史官。直筆:根據(jù)事實,如實記載。指敢于秉筆直書,尊重史實,不阿權(quán)貴的正直史家。 |
勝任愉快 | 指有能力擔當某項任務或工作;而且能很好地完成。 |
聽之任之 | 任憑事物存在發(fā)展而不去過問。聽:聽憑;之:文言代詞;代人或事物。 |
放任自流 | 放:放縱;不加約束;任:聽憑;任由;自:自己;獨自;流:流動;發(fā)展。不加約束;聽其自然發(fā)展。 |
秉筆直書 | 秉:握。書寫史實不隱諱。 |
武爵武任 | 依據(jù)戰(zhàn)功的大小給以爵位和官職。 |
投筆從戎 | 指讀書人放棄文化工作參軍入伍。投:扔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