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名勇功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智:智謀,謀略;勇:勇力。形容人文武全才。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自序》:“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
例子唐·房玄齡《晉書·杜預傳》:“后世無叛由杜翁,熟識智名勇功。”
基礎信息
拼音zhì míng yǒng gōng
注音ㄓˋ ㄇ一ㄥˊ ㄩㄥˇ ㄍㄨㄥ
感情智名勇功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智名勇功的意思解釋、智名勇功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祖功宗德 | 指祖有功而宗有德。古代王朝尊始祖或開國之君為祖。有開創(chuàng)之功,其后有德之君則尊為宗。 |
實至名歸 | 實:實際的成就;至:達到;名:名譽;歸:到來。有了真正的學識、本領或功業(yè),自然就有聲譽。 |
歌功頌德 | 頌揚功績和德行。現(xiàn)多含阿諛奉承的意思。功:功績。德:德行。 |
功虧一簣 |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 |
急中生智 | 智:智謀;對策。在緊急中猛然想出了應付的好辦法。 |
居功自滿 | 居功:自恃有功;滿:滿足。自以為有功勞而驕傲自大。 |
名士風流 | 名士的風度和習氣。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
大名鼎鼎 | 鼎鼎:聲威盛大的樣子。 |
名山大川 | 著名的高山和大河。 |
失敗是成功之母 | 母:先導,根源。失敗往往是成功的先導。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就能取得勝利。 |
用智鋪謀 | 運用智力,設謀略。亦作“用計鋪謀”。 |
出師無名 | 謂沒有正當理由而出兵征伐。 |
謳功頌德 | 謳:歌頌,贊美。指贊美功績,歌頌恩德。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見方的詩幅或書畫頁;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寫詩或作畫以標榜的“名士”。舊指冒充風雅的人。 |
將功補過 | 將:拿;補:補償。用功勞補償過錯。 |
臭名遠揚 | 名:名聲;臭名:壞名聲;揚:傳播。壞名聲傳得很遠。也作“丑聲遠播”。 |
德容言功 | 見“德言容功”。 |
處實效功 | 處:辦理。效:效驗,效果。功:功績,成效。處理事情從實際出發(fā),講究功效。 |
名重一時 | 一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亦作“名震一時”、“名得當時”、“名噪一時”、“名傾一時”。 |
功成名就 | 功:功業(yè)。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
一文不名 | 一文錢都沒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貧困。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貪圖眼前利益。 |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 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
文治武功 | 政績和戰(zhàn)功。指治理國家和對外用兵都功績顯著。舊時多用為對帝王或重臣的贊譽之詞。 |
將功折罪 | 將:拿;用;折:抵償。用功勞來抵償罪過。 |
聰明才智 | 聰明:耳聰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身敗名裂 | 地位喪失;名聲敗壞。現(xiàn)在也形容干了壞事;遭到徹底失敗。 |
汗馬功勞 | 汗馬:戰(zhàn)馬奔馳出汗。指將士立下戰(zhàn)功。后指對事業(yè)的辛勤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