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拾芥
成語分析
基本解釋琥珀:植物化石;芥:小東西。比喻事物之間的相互感應。
出處《周易·乾》:“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唐·孔穎達疏:“亦有異類相感者,若磁石引針,琥珀拾芥。”
基礎信息
拼音hǔ pò shí jiè
注音ㄏㄨˇ ㄆㄛˋ ㄕˊ ㄐ一ㄝˋ
感情琥珀拾芥是中性詞。
用法作賓語;用于事物之間。
字義分解
更多成語的意思解釋
- 愛不釋手(意思解釋)
- 以柔克剛(意思解釋)
- 步調一致(意思解釋)
- 牽強附會(意思解釋)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釋)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釋)
- 飲鴆止渴(意思解釋)
- 破鏡重圓(意思解釋)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釋)
- 無所不為(意思解釋)
- 只爭朝夕(意思解釋)
- 克敵制勝(意思解釋)
- 賓至如歸(意思解釋)
- 歡聲雷動(意思解釋)
- 與世長辭(意思解釋)
- 安家落戶(意思解釋)
- 因循守舊(意思解釋)
- 投機倒把(意思解釋)
- 仗勢欺人(意思解釋)
- 大義滅親(意思解釋)
- 驕奢淫逸(意思解釋)
- 面黃肌瘦(意思解釋)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釋)
- 謙謙君子(意思解釋)
- 天府之國(意思解釋)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釋)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釋)
- 品頭論足(意思解釋)
- 妻離子散(意思解釋)
- 顯山露水(意思解釋)
※ 琥珀拾芥的意思解釋、琥珀拾芥是什么意思由CNDU提供。
相關成語
成語 | 解釋 |
---|---|
俯拾即是 | 俯:低頭;彎腰;即:就。一彎腰就可撿得;到處都是。形容為數很多;極容易得到。 |
路無拾遺 | 見“路不拾遺”。 |
不可收拾 | 收拾:整理。原意是沒法歸類整頓;后形容事物敗壞到無法整頓或無法挽救的地步。 |
易于拾遺 | 猶易如反掌。 |
路不拾遺 | 遺:失物。路上沒有人把別人丟失的東西撿走。形容社會風氣好。 |
俯拾皆是 | 只要彎腰來拾取,到處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
纖芥之疾 | 比喻不必在意的小毛病。 |
不存芥蒂 | 芥蒂:本作“蒂芥”,細小的梗塞物,比喻積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心里不積存怨恨和不快。形容人心地寬,氣量大。 |
拾掇無遺 | 拾取得干干凈凈,沒有一點遺留。拾掇:采檢,拾取。 |
一人善射,百夫決拾 | 古諺語,意思是為將者善戰,其士卒亦必勇敢無前。比喻凡事為首者倡導于前,則其眾必起而效之。 |
舉如鴻毛,取如拾遺 | 舉一根羽毛,拾一件東西。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費氣力。 |
掇拾章句 | 掇:拾取。摘取別人文章的句子。指東摘西抄地拼湊文章。 |
視如草芥 | 草芥:不知名的小草。看成像小草一樣輕賤。 |
道無拾遺 | 同“道不拾遺”。 |
拾帶重還 | 相傳唐宰相裴度少時游香山寺,拾得某婦人所遺下的三條寶帶,這是她借來為父親脫罪的,裴度守候著還了她。見宋丁用晦《芝田錄 裴度》。后以喻拾到財物,物歸原主,不占為己有。 |
掇青拾紫 | 謂獲取高官顯位。青、紫,古時公卿的服色。 |
眾人拾柴火焰高 | 比喻人多力量大。 |
道不拾遺 | 遺:丟失的東西。東西掉在路上沒有人撿走;據為己有。形容社會風氣很好。也作“路不拾遺”。 |
視如土芥 |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輕賤。比喻不放在眼里。 |
針芥之合 | 同“針芥相投”。 |
道不拾遺,夜不閉戶 | 遺:遺失的東西;戶:門。東西丟在路上沒有人拾走,夜里睡覺都不需要關門防盜。形容社會風氣好。 |
一發而不可收拾 | 事情一經發生便不能收住。 |
如拾地芥 | 象從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職、名位)。 |
芥納須彌 | 須彌:傳說中的古印度山名。佛教說法,小小的芥子可包容須彌大山或整個世界。 |
拾陳蹈故 | 因襲陳詞濫調。 |
補過拾遺 | 拾遺:糾正帝王的過失。填補、糾正帝王的過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過失、缺點。 |
墜歡可拾 | 墜歡:指失去的寵愛或歡樂;拾:撿起來。指重尋舊好。 |
補闕拾遺 | 闕:通“缺”,缺失。拾遺:補錄遺漏。補錄缺失遺漏的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