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樴
讀音zhí注音ㄓˊ繁體樴
部首木部總筆畫16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SUAJ、SYUJ統(tǒng)一碼6A34
筆順一丨ノ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橫、豎、撇、點(diǎn)、點(diǎn)、橫、點(diǎn)、撇、橫、豎、橫折、橫、橫、斜鉤、撇、點(diǎn)
部首木部總筆畫16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SUAJ、SYUJ統(tǒng)一碼6A34
筆順一丨ノ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一フノ丶
名稱橫、豎、撇、點(diǎn)、點(diǎn)、橫、點(diǎn)、撇、橫、豎、橫折、橫、橫、斜鉤、撇、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樴zhí(ㄓˊ)
⒈ 小木樁:“婦入門,先拜豬樴及灶。”
⒉ 量詞,相當(dāng)于“枚”。
統(tǒng)一碼
樴字UNICODE編碼U+6A34,10進(jìn)制: 27188,UTF-32: 00006A34,UTF-8: E6 A8 B4。
樴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樴的意思、基本解釋,樴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樴【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2畫
《唐韻》之翼切《集韻》《韻會(huì)》質(zhì)力切,音職。《說文》杙也。《爾雅·釋宮》樴謂之杙。《郭註》橜也。
又《玉篇》繫牛杙。《周禮·肆師》大祭祀,展?fàn)奚M于牢,頒于職人。《鄭註》職,讀作樴。《疏》謂牽牲于臬,置臬之時(shí)樴樴然作聲,故讀從樴。
又《集韻》敵得切,音特。義同。
又《集韻》逸織切,音弋。《說文》劉杙,或作樴。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樴【卷六】【木部】
弋也。從木戠聲。之弋切
說文解字注
(樴)弋也。釋宮曰。樴謂之杙。在牆者謂之楎。在地者謂之臬。大者謂之栱。長(zhǎng)者謂之閣。弋杙古今字。樴周禮作職。牛人曰。祭祀共其享牛、求牛。以授職人而芻之。注云。職讀爲(wèi)樴。樴謂之杙。可以繫牛。引伸凡物一枚曰一樴。鄉(xiāng)射禮記薦脯五樴。注云。樴、猶梃也。爲(wèi)記者異耳。鄉(xiāng)飲酒禮記薦脯五梃。注云。梃、猶樴也。今本儀禮樴譌膱。梃譌挺及脡。今依張淳、葉林宗所據(jù)釋文正。從木。戠聲。之弋切。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