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睗
讀音shì注音ㄕˋ繁體睗
部首目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HJQR統(tǒng)一碼7757
筆順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名稱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折、橫、橫、撇、橫折鉤、撇、撇
部首目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HJQR統(tǒng)一碼7757
筆順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名稱豎、橫折、橫、橫、橫、豎、橫折、橫、橫、撇、橫折鉤、撇、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睗shì(ㄕˋ)
⒈ 賜;賞給:“王睗乘馬。”
⒉ 〔睒睗〕見“睒”。
⒊ 疾視。
統(tǒng)一碼
睗字UNICODE編碼U+7757,10進制: 30551,UTF-32: 00007757,UTF-8: E7 9D 97。
睗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a flash※ 睗的意思、基本解釋,睗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睗【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施隻切,音釋。《說文》目疾視也。《廣韻》睒睗,急視也。《左思·吳都賦》忘其所睒睗。《庾信·枯樹賦》木魅睗睒。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睗【卷四】【目部】
目疾視也。從目易聲。施隻切
說文解字注
(睗)目疾視也。鍇本疾作孰。非。古睒睗聯(lián)用。雙聲字也。韻會引鍇本作目急視。毛晃增韻、龍龕手鑑皆作急。從目。易聲。施隻切。十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