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欶
讀音shuò sòu注音ㄕㄨㄛˋ,ㄙㄡˋ繁體欶
部首欠部總筆畫11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GKIW、SKQW統(tǒng)一碼6B36
筆順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名稱橫、豎、橫折、橫、豎、撇、點(diǎn)、撇、橫撇/橫鉤、撇、捺
部首欠部總筆畫11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GKIW、SKQW統(tǒng)一碼6B36
筆順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名稱橫、豎、橫折、橫、豎、撇、點(diǎn)、撇、橫撇/橫鉤、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欶shuò(ㄕㄨㄛˋ)
⒈ 吮吸。
⒉ 飲,喝:“酒醪欣共欶。”
統(tǒng)一碼
欶字UNICODE編碼U+6B36,10進(jìn)制: 27446,UTF-32: 00006B36,UTF-8: E6 AC B6。
欶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欶sòu(ㄙㄡˋ)
⒈ 古同“嗽”,咳嗽。
英文
to suck in※ 欶的意思、基本解釋,欶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欶【辰集下】【欠部】 康熙筆畫:11畫,部外筆畫:7畫
《廣韻》所角切《集韻》《韻會(huì)》色角切,音朔。《說文》吮也。《通俗文》含吸也。《韓愈詩》酒醪傾共欶。
又著也。《淮南子·修務(wù)訓(xùn)》淬霜露,欶趹。《集韻》或作嗽、、嗍。
又《集韻》所六切,音縮。
又蘇谷切,音速。義同。
又《廣韻》蘇奏切《集韻》先奏切,音漱。上氣也。一曰咳也。與嗽同。《周禮·天官·疾醫(yī)》冬時(shí)有嗽,上氣疾。《註》嗽,亦作欶。《疏》上氣逆喘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欶【卷八】【欠部】
吮也。從欠束聲。所角切
說文解字注
(欶)吮也。口部曰。吮、欶也。二篆爲(wèi)轉(zhuǎn)注。通俗文。含吸曰欶。從欠。束聲。所角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