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穉
讀音zhì注音ㄓˋ繁體穉
部首禾部總筆畫17畫結構左右
五筆TNIH、TNIG統(tǒng)一碼7A49
筆順ノ一丨ノ丶フ一ノ丨丶一ノ丶ノ一一丨
名稱撇、橫、豎、撇、點、橫折、橫、撇、豎、點、提、撇、點、撇、橫、橫、豎
部首禾部總筆畫17畫結構左右
五筆TNIH、TNIG統(tǒng)一碼7A49
筆順ノ一丨ノ丶フ一ノ丨丶一ノ丶ノ一一丨
名稱撇、橫、豎、撇、點、橫折、橫、撇、豎、點、提、撇、點、撇、橫、橫、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穉zhì(ㄓˋ)
⒈ 同“稚”。
統(tǒng)一碼
穉字UNICODE編碼U+7A49,10進制: 31305,UTF-32: 00007A49,UTF-8: E7 A9 89。
穉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young grain; young, tender※ 穉的意思、基本解釋,穉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穉【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1畫
《韻會》同稺。詳稺字註。《韻會補》犀與屖不同,韻會從禾作穉,蓋以遲可與遟通耳。然當依說文集韻,作稺爲正。
又《五音集韻》杜奚切,音提。與蕛同。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蕛【卷一】【艸部】
蕛苵也。從艸稊聲。大兮切
說文解字注
(蕛)蕛苵也。見釋艸。郭云。蕛似稗。布地生。邵氏晉涵云。孟子之荑稗、莊子之?稗皆是也。從艸。梯聲。按今本篆作蕛。稊聲。從禾。考禾部無稊字。則稊聲乃梯聲之誤。蕛乃?之誤。大兮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