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嗽
讀音sòu注音ㄙㄡˋ繁體嗽
部首口部總筆畫14畫結構左中右
五筆KGKW、KSKW五行金統一碼55FD
筆順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名稱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豎、撇、點、撇、橫撇/橫鉤、撇、捺
部首口部總筆畫14畫結構左中右
五筆KGKW、KSKW五行金統一碼55FD
筆順丨フ一一丨フ一丨ノ丶ノフノ丶
名稱豎、橫折、橫、橫、豎、橫折、橫、豎、撇、點、撇、橫撇/橫鉤、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嗽sòu(ㄙㄡˋ)
⒈ 〔咳(ké ㄎㄜˊ)嗽〕見“咳”1。
統一碼
嗽字UNICODE編碼U+55FD,10進制: 22013,UTF-32: 000055FD,UTF-8: E5 97 BD。
嗽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cough造字法
形聲:從口、束欠聲英文
cough, gargle, clear throat※ 嗽的意思、基本解釋,嗽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嗽 sòu
〈動〉
(形聲。從口,欶( shuò)聲。本義:咳嗽) 同本義 [cough]
嗽,咳嗽。——《玉篇》
冬季有嗽,上氣疾。——《周禮》
他干嗽了幾聲
康熙字典
嗽【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廣韻》蘇奏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奏切,音謏。《玉篇》咳嗽也。《周禮·天官·疾醫》冬時有嗽上氣疾。《釋文》西豆反,亦作欶。《廣韻》本作瘶。
又《集韻》所救切,音瘦。本作漱,盪口也。《史記·倉公傳》日嗽三升。
又《五音集韻》桑谷切,音速。吮也。
又《廣韻》所角切《集韻》色角切,音朔。《廣韻》本作欶,口噏也。《集韻》吮也。同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欶【卷八】【欠部】
吮也。從欠束聲。所角切
說文解字注
(欶)吮也。口部曰。吮、欶也。二篆爲轉注。通俗文。含吸曰欶。從欠。束聲。所角切。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