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赯
讀音táng注音ㄊㄤˊ繁體赯
部首赤部總筆畫17畫結構左右
五筆FOYK、FOOK統(tǒng)一碼8D6F
筆順一丨一ノ丨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名稱橫、豎、橫、撇、豎鉤、撇、點、點、橫、撇、橫折、橫、橫、豎、豎、橫折、橫
部首赤部總筆畫17畫結構左右
五筆FOYK、FOOK統(tǒng)一碼8D6F
筆順一丨一ノ丨ノ丶丶一ノフ一一丨丨フ一
名稱橫、豎、橫、撇、豎鉤、撇、點、點、橫、撇、橫折、橫、橫、豎、豎、橫折、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赯táng(ㄊㄤˊ)
⒈ 紅色,多用指人的臉色:紫赯臉。
統(tǒng)一碼
赯字UNICODE編碼U+8D6F,10進制: 36207,UTF-32: 00008D6F,UTF-8: E8 B5 AF。
赯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赤、唐聲※ 赯的意思、基本解釋,赯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赯 táng
〈名〉
(1) 赤色 [red]
赯,赤色——《廣韻》
(2) 亦指紅中帶紫的臉色 [red-purple complexion]
赯,臉上紅赯皮色。——清· 孫錦標《南通方言疏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