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酴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酴tú(ㄊㄨˊ)
⒈ 酒母,酒曲。
⒉ 重(chǒng )釀的酒:酴酒。酴酥(即“屠蘇”)。
統一碼
酴字UNICODE編碼U+9174,10進制: 37236,UTF-32: 00009174,UTF-8: E9 85 B4。
酴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酉、余聲英文
leaven, yeast; wine※ 酴的意思、基本解釋,酴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酴 tú
〈名〉
(1) 酒曲 [yeast]。如:酴米(用米飯做的酒曲)
(2) 酒名。俗稱“酒釀”、“酒埌” [fermented glutinous rice]。如:酴酒(重釀的酒);酴酥(酒名)。
康熙字典
酴【酉集下】【酉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集韻》同都切,音徒。《說文》酒母也。
又《玉篇》麥酒不去滓飮也。
又《廣韻》酒名。《正字通》重酘,酒名,酴釄。《揚雄·蜀都賦》藒漿酴淸。《註》酴淸,酴釄酒。《輦下歲時記》寒食賜宰臣以下酴釄酒。《白帖》賜李絳酴釄,卽重釀酒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酴【卷十四】【酉部】
酒母也。從酉余聲,讀若廬。同都切
說文解字注
(酴)酒母也。米部?、酒母也。此酴亦訓酒母。則今之酵也。玉篇曰。麥酒。不去滓飲也。從酉。余聲。讀若廬。同都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