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洇
讀音yīn注音一ㄣ繁體洇
部首氵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ILDY五行水統(tǒng)一碼6D07
筆順丶丶一丨フ一ノ丶一
名稱點(diǎn)、點(diǎn)、提、豎、橫折、橫、撇、點(diǎn)、橫
部首氵部總筆畫9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ILDY五行水統(tǒng)一碼6D07
筆順丶丶一丨フ一ノ丶一
名稱點(diǎn)、點(diǎn)、提、豎、橫折、橫、撇、點(diǎn)、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洇yīn(一ㄣ)
⒈ 墨水著紙向周圍散開:這種紙寫字不洇。
統(tǒng)一碼
洇字UNICODE編碼U+6D07,10進(jìn)制: 27911,UTF-32: 00006D07,UTF-8: E6 B4 87。
洇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氵、因聲※ 洇的意思、基本解釋,洇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洇 Yīn
〈名〉
(1) 水名 [Yin River]
洇,水也?!墩f文》
(2) 亦指水流
[汜人]因撰《風(fēng)光詞》曰:“…迷千里兮涵洇湄,晨陶陶兮暮熙熙”?!?唐· 沈亞之《湘中怨解》
詞性變化
◎ 洇 yīn
〈動(dòng)〉
(1) 液體在紙、布及土壤中向四外散開或滲透 [spread and sink in]。如:洇潤(rùn)(潤(rùn)澤);血已經(jīng)把紗布洇濕了 “洇”
(2) 另見 yān
康熙字典
洇【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6畫
《唐韻》於眞切《集韻》伊眞切,音因。與湮同。一曰水名。
又《集韻》一結(jié)切,音噎。水流貌。或作潱。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洇【卷十一】【水部】
水也。從水因聲。於眞切
說文解字注
(洇)洇水也。從水。因聲。此字玉篇及小徐皆作涃、困聲。廣韻洇涃竝收。集韻、類篇引說文互異。而今存宋本皆作洇。因聲、於眞切。毛斧季改爲(wèi)困聲、苦頓切。非是。十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