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鈏
讀音yǐn注音一ㄣˇ繁體鈏
部首釒部總筆畫12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XHH五行-統(tǒng)一碼920F
筆順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フ一フ丨
名稱撇、點、橫、橫、豎、點、撇、提、橫折、橫、豎折折鉤、豎
部首釒部總筆畫12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QXHH五行-統(tǒng)一碼920F
筆順ノ丶一一丨丶ノ一フ一フ丨
名稱撇、點、橫、橫、豎、點、撇、提、橫折、橫、豎折折鉤、豎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鈏yǐn(一ㄣˇ)
⒈ 錫的別稱,或?qū)V稿a中堅白的一種。
⒉ 古代一種鐵器。
統(tǒng)一碼
鈏字UNICODE編碼U+920F,10進制: 37391,UTF-32: 0000920F,UTF-8: E9 88 8F。
鈏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鈏的意思、基本解釋,鈏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鈏【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4畫
《廣韻》余忍切《集韻》《韻會》以忍切,音引。《爾雅·釋器》錫謂之鈏。《疏》錫,金白鑞也。一名鈏。《釋文》鈏,音引。
又《集韻》時刃切,音愼。
又《五音集韻》時忍切,音腎。
又《唐韻》《集韻》羊晉切,音胤。義同。
又《廣韻》鑯鈏。《五音集韻》鉄鈏。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鈏【卷十四】【金部】
錫也。從金引聲。羊晉切
說文解字注
(鈏)錫也。見釋器從金。引聲。羊晉切。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