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嶬
讀音yí注音一ˊ繁體嶬
部首山部總筆畫16畫結構左右
五筆MUGT、MUGY統一碼5DAC
筆順丨フ丨丶ノ一一丨一ノ一丨一フノ丶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點、撇、橫、橫、豎、橫、撇、橫、豎鉤、提、斜鉤、撇、點
部首山部總筆畫16畫結構左右
五筆MUGT、MUGY統一碼5DAC
筆順丨フ丨丶ノ一一丨一ノ一丨一フノ丶
名稱豎、豎折/豎彎、豎、點、撇、橫、橫、豎、橫、撇、橫、豎鉤、提、斜鉤、撇、點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嶬yí(一ˊ)
⒈ 〔崎嶬〕①高聳險峻,如“(殿宇結構)上嶬嶬而重注。” ②喻骨瘦如柴,如“形枯槁以嶬嶬。”
統一碼
嶬字UNICODE編碼U+5DAC,10進制: 23980,UTF-32: 00005DAC,UTF-8: E5 B6 AC。
嶬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嶬的意思、基本解釋,嶬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嶬【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3畫
《玉篇》宜崎切《集韻》魚羈切,音儀。《玉篇》山名。《集韻》山峰巉巖也。本作?。或作嶬。《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崎嶬而重注。《註》崎嶬,高峻也。
又《廣韻》魚倚切《集韻》魚綺切,音蟻。岌?,山高貌。《集韻》亦作?。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卷九】【廠部】
厜?也。從廠義聲。魚爲切
說文解字注
(?)厜?也。從廠。義聲。魚爲切。古音在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