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廒
讀音áo注音ㄠˊ繁體廒
部首廣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上包圍
五筆YGQT、OGQT五行土統(tǒng)一碼5ED2
筆順丶一ノ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
名稱點、橫、撇、橫、橫、豎、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
部首廣部總筆畫13畫結(jié)構(gòu)左上包圍
五筆YGQT、OGQT五行土統(tǒng)一碼5ED2
筆順丶一ノ一一丨一フノノ一ノ丶
名稱點、橫、撇、橫、橫、豎、橫、橫折鉤、撇、撇、橫、撇、捺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廒áo(ㄠˊ)
⒈ 收藏糧食的倉房:倉廒。
統(tǒng)一碼
廒字UNICODE編碼U+5ED2,10進制: 24274,UTF-32: 00005ED2,UTF-8: E5 BB 92。
廒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聲:從廣、敖聲英文
a granary※ 廒的意思、基本解釋,廒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廒
厫 áo
〈名〉
(1) (形聲。從廣,敖聲。本義:糧庫) 同本義 [storehouse]
高下綠苗千頃盡,新陳紅粟萬廒空。——唐· 許渾《漢水傷稼》
有一伙有家當囤米的財主,貪那貴價,從家里廒中發(fā)出米去。——明· 凌蒙初《三刻拍案驚奇》
舊氈帽朋友把自己種出來的米送進了萬盛米行的廒間。—— 葉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2) 如:廒間(廒稟;糧倉)
康熙字典
廒【寅集下】【廣部】 康熙筆畫:14畫,部外筆畫:11畫
《篇韻》五牢切,音敖。倉廒也,俗作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敖【卷四】【放部】
從出從放。五牢切
說文解字注
(敖)游也。游本旗游字。假借爲出游字。詩邶風曰。以敖以游。經(jīng)傳多假敖爲倨傲字。從出。從放。五牢切。二部。按此篆當刪。說見四篇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