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犮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犮quǎn(ㄑㄨㄢˇ)
⒈ 古同“犬”。
統(tǒng)一碼
犮字UNICODE編碼U+72AE,10進(jìn)制: 29358,UTF-32: 000072AE,UTF-8: E7 8A AE。
犮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犮bá(ㄅㄚˊ)
⒈ 古同“拔”。
⒉ 古同“跋”,踩;踏;登。
⒊ 犬跑的樣子。
英文
to pull up※ 犮的意思、基本解釋,犮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康熙字典
犮【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畫:5畫,部外筆畫:1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墩f文》走犬貌。從犬,而丿之,曳其足,則刺犮也。
又《周禮·秋官》赤犮氏?!对]》赤犮,猶言捇拔也。主除蟲豸自埋者。《疏》捇拔,除去之也?!夺屛摹窢?,徐音拔畔反,劉音房末反。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犮【卷十】【犬部】
走犬皃。從犬而丿之。曳其足,則剌犮也。蒲撥切
說文解字注
(犮)犬走皃。依篇。韻訂。從犬而丿之。曳其足則剌犮也。丿余制切。抴也。抴、引也。剌犮、行皃。剌音辣。犮與音義同。下曰。足剌也。蒲撥切。十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