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
部首月部總筆畫14畫結構左右
五筆EUPY、EYUY五行水統一碼8180
筆順ノフ一一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
名稱撇、橫折鉤、橫、橫、點、橫、點、撇、點、橫撇/橫鉤、點、橫、橫折鉤、撇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膀bǎng(ㄅㄤˇ)
⒈ 胳膊的上部靠肩的部分:膀臂。肩膀。膀闊腰圓。
⒉ 鳥類和昆蟲的飛行器官:翅膀。膀兒。
統一碼
膀字UNICODE編碼U+8180,10進制: 33152,UTF-32: 00008180,UTF-8: E8 86 80。
膀字位于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其他字義
膀páng(ㄆㄤˊ)
⒈ [膀胱]俗稱尿脬,暫存尿液的囊狀體,在骨盆腔內。
漢英互譯
arm、shoulder、upper arm造字法
形聲:從月、旁聲英文
upper arm; shoulder; wing※ 膀的意思、基本解釋,膀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膀
髈 bǎng
名
(1) (形聲。從肉,旁聲。本義:肩膀)
(2) 同本義 [shoulder]
十分腰圍膀闊。——《水滸傳》
(3) 又如:膀闊腰圓;腰細膀寬
(4) 臂膀。指肩和肘之間的手臂 [upper arm]。如:膀扇子(方言。臂膀)
(5) 獸類或家畜腿的上部或前肢和軀干相連的部分 [upper leg]
肉則羊膀豕脅,脂膚相半。——《初學記》
(6) 鳥類等的翅膀 [wing]
(7) 另見 bàng;pāng;páng
基本詞義
基本詞義
◎ 膀
胮pāng
動
(1) 浮腫 [getdropsy]
我頭臉也膀了,腰腿也斷了。——《野叟曝言》
(2) 指(嘴或臉)向外突出、鼓起[pout]
這王簪兒登時把那付奴臉,膀的有房梁高,也不搽臉了。——《金瓶梅詞話》
(3) 另見bǎng;bàng;páng
康熙字典
膀【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6畫,部外筆畫:10畫
《唐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音旁。《說文》脅也。或從骨作髈。《博雅》膀脅也。
又《博雅》膀胱謂之脬。詳胱字註。
又《集韻》鋪郞切,音滂。脹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膀【卷四】【肉部】
脅也。從肉?聲。髈,膀或從骨。步光切
說文解字注
(膀)脅也。從肉。旁聲。步光切。十部。
(髈)膀或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