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杯
部首木部總筆畫8畫結(jié)構(gòu)左右
五筆SGIY、SDHY五行木統(tǒng)一碼676F
筆順一丨ノ丶一ノ丨丶
名稱橫、豎、撇、點(diǎn)、橫、撇、豎、點(diǎn)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杯bēi(ㄅㄟ)
⒈ 盛酒、水、茶等的器皿:杯子。杯盤狼藉。杯中物(指酒)。
⒉ 杯狀的錦標(biāo):獎(jiǎng)杯。杯賽。奪杯。
統(tǒng)一碼
杯字UNICODE編碼U+676F,10進(jìn)制: 26479,UTF-32: 0000676F,UTF-8: E6 9D AF。
杯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漢英互譯
cup、trophy造字法
形聲:從木、不聲英文
cup, glass※ 杯的意思、基本解釋,杯是什么意思由CNDU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xì)解釋
基本詞義
◎ 杯
桮、盃 bēi
〈名〉
(1) (形聲。從木,不聲。本義:盛酒、茶或其他飲料的器皿)
(2) 同本義,也稱“耳杯” [cup]
執(zhí)觴觚杯豆而不醉。——《大戴禮記·曾子事父母》。注:“杯,盤盎盆盞之總名也。”
杯圈不能飲焉?!抖Y記·玉藻》
停杯投箸不能食?!啤?李白《行路難》
(3) 又如:茶杯;杯茗(茶杯與茶水);杯酒戈矛(比喻為一件小事大動(dòng)干戈);杯杓(酒杯和杓子。借指飲酒)
(4) [佛家語(yǔ)]∶舟船。晉僧有常乘木杯渡水者,人稱杯渡和尚,后因以杯借指舟船 [boat]。如:杯渡(指僧人云游)
(5) 酒 [wine]。如:杯炙(酒菜);杯酌(酒杯)
(6) 比賽中發(fā)給勝利者的杯狀獎(jiǎng)品 [cup as a prize]。如:金杯;銀杯
詞性變化
◎ 杯 bēi
〈量〉
(1) 表示以杯量的量 [cup]
勸君更盡一杯酒?!啤?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濁酒一杯家萬(wàn)里。——宋· 范仲淹《漁家傲》
(2) 又如:一杯水;三杯酒
常用詞組
杯弓蛇影,杯酒釋兵權(quán),杯盤狼藉,杯水車薪,杯水粒粟,杯托,杯子康熙字典
杯【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畫:8畫,部外筆畫:4畫
〔古文〕《唐韻》布回切《集韻》《韻會(huì)》晡枚切《正韻》晡回切,背平聲。《說文》作桮。俗作?,通作杯。飮酒器。唐孔穎達(dá)曰:《周禮》有王敦,今之杯盂也。《禮·玉藻》母沒而杯棬不能飮焉,口澤之氣存焉爾。
又盛羹器?!肚皾h·項(xiàng)羽傳》幸分我一杯羹。《師古註》今之側(cè)杯有兩耳者。
又葉博孤切,音餔。《曹植·隴西行》卻略再拜跪,然後持一杯。談笑未及竟,左顧敕中廚。
又葉薄侯切,音裒?!鄂U照·合歡詩(shī)》飮共連理杯,寢共無(wú)縫裯。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桮【卷六】【木部】
?也。從木否聲。,籒文桮。布回切
說文解字注
(桮)?也。匚部曰。?、小桮也。析言之。此云。桮、?也。渾言之。方言。?椷盞?閜杯也。桮其通語(yǔ)也。古以桮盛羹。桮圈是也。從木。否聲。布回切。一部。俗作杯。
()籒文桮。鉉本作。